慈善公益报(高 琴 叶晨晖)在福建省福州市的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感。他们就是福州市民政系统的工作人员。他们深入基层,关注民生,用行动诠释着“民政为民”的深刻内涵;他们以民为本,勇于创新,让民政工作在福州焕发出新的活力。
福州市民政局深入开展民政工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民生这个核心,积极履行职责。在福州市民政局的不懈努力下,福州市民政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前行,推进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在服务于民的同时,也传递着社会温暖。
城市社区长者食堂的全面覆盖、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的提高、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的构建、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推行,以及惠民殡葬政策的扩面,都是福州市民政局致力于改善民众生活品质的有力证明。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福州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
福州市民政局将老年关怀视为重大民生工程。通过全市共同努力,福州市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和养老服务供给量居福建全省首位,长者食堂建设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87%的长者食堂融合学堂功能,不仅解决了老年人“一餐热饭”问题,更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了政府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
福州市民政局在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以42个社区为标杆,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提升”的形式,推动福州社区规范化和品质化建设。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便利了市民生活,也体现了政府服务的贴心和便捷。
在加大社会帮扶兜底保障方面,福州市民政局落实基本生活帮扶扩围增效,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将约10万名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发放各类帮扶金8.76亿元。推进服务类社会帮扶,平均减轻申请人医疗负担达25%。此外,提高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实施“福蕾行动”计划,受益儿童7.8万人次,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惠及近9万残疾人。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也彰显了政府对社会公平的追求。
福州市民政局在强化民政服务能力方面,不断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和“公民婚育一件事”,建成江心岛公园式婚姻登记处,让婚姻登记更加便利。同时,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出台《福州市骨灰撒海奖补办法》,为全市户籍居民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等,使得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持续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从事民政工作,心中一定要有一份情怀,只有真心付出,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福州市民政局局长王振松说,“在新的一年里,将和全市民政系统的同志一同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福州市社会福利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在全面学习、深刻领悟、贯彻落实上下功夫,把民生底线兜得更牢、基本服务做得更优、治理基础夯得更实,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中彰显民政担当作为,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福州市民政局每一步的迈进,都是对民生福祉的坚守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他们的付出,不仅温暖了福州的每个家庭,也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了“福州智慧”。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