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抗震救灾进行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受灾地区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2023-12-22 12:37:58    慈善公益报

甘肃: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不受冻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后,甘肃、青海立即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援,截至19日下午3时,甘肃省救援工作已基本结束,工作重点将转为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生活安置。甘肃省将持续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据介绍,地震发生后,针对震中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的实际情况,甘肃省应急厅迅速成立救灾物资保障组,专门负责安排调运灾区急需救灾物资,并对省级救灾物资储备情况进行摸排,尤其对棉帐篷、折叠床、棉被、棉衣、防潮垫等物资储备情况进行详细清点。在第一时间组织车辆运送第一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的同时,及时协调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拨中央应急救灾物资。

  截至目前,甘肃省共调拨救灾物资128830件,其中12平方米棉帐篷7100顶、折叠床2.04万张、棉被2.64万床、棉褥1.04万床、棉大衣(防寒服)3.6万件、棉鞋5000双、棉衣1500件、防潮垫1.5万张、火炉7000套、场地照明设备30台。88车救灾物资已顺利运抵灾区,其中棉帐篷3410套、棉被14240床、棉褥6480床、折叠床3296张、棉大衣(防寒服)24720件、棉鞋5000双、防潮垫15000条、火炉1400套、场地照明灯30套。大河家镇等4个受灾较重的乡镇救灾物资均已配送到位。

  同时,在保障救援物资拉运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受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不挨饿、不受冻,从19日上午开始,紧急调配馒头、方便面等食品和各类取暖设施,并配送油品194吨。

  下一步,将在及时发放并积极帮助灾区群众搭建棉帐篷的同时,搭建简易过渡房,保证每户有一顶棉帐篷和有一间过渡房,确保安置点群众温暖过冬;进一步加强生活必需品供给,及时将已经运抵灾区的粮食、肉类、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过渡性安置点的水、电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确保安置点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青海:对地震灾区遇难受灾家庭进行救助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后,青海省民政厅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印发民政系统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保障受灾地区困难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扎实开展困难群众救助,督促各级民政部门加紧全面排查民政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民政保障对象生活、各类民政基础设施受损以及困难群众家庭房屋受损等情况,将地震灾区因灾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及时纳入低保和临时救助范围。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急难作用,对地震灾区遇难家庭按照每户42000元、受灾家庭按照每户2000元—5000元的标准进行救助,提前足额发放2024年第一季度低保和特困供养金,全力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确保救助保障对象基本生活不因灾情受到影响。

  青海省民政厅会同海东市及受灾地区民政部门迅速对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民政服务机构入住人员进行排查和紧急疏散,搭建帐篷为老人和儿童避难;邀请住建部门对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民政服务机构入住风险进行鉴定,做好安全保护和防范措施,确保民政服务机构无人员伤亡。

  青海省内民政部门积极发挥各类慈善组织作用,动员引导慈善、社工、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慈善募捐活动。目前,青海省儿童福利协会联合青海省久悦慈善协会,向灾区紧急运送了30顶16平方米规格的棉帐篷;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委托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及时前往民和县中川乡了解灾情,调运了5万元应急食品和2000床棉被等物资;青海省蓝天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中心已到达受灾严重地区开展抢险救灾,并采购100件军大衣。青海省慈善总会对接联系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联合会,广东省慈善会和广州市、深圳市慈善会,江苏省慈善总会和句容市慈善会以及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积极争取救灾物资并迅速打通社会捐赠渠道,争取社会力量支援受灾地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