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北京基本养老服务2025年将覆盖全体老人
2023-11-08 09:53:28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任乐晴)日前,北京市发布《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

  《实施意见》围绕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布局、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以及完善养老服务保障机制等五方面制定了19项任务,并明确了责任单位。

  《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由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报市政府同意后,进行适时调整。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同时,完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原则上由街道(乡镇)提供至少一处具有一定规模的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普惠性养老服务。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有效运转,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全部实现集中供养,确保到2025年每区至少有1所以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区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

  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根据有关调研,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0%。如何把养老服务延伸到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实施意见》提出,要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依托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网络;以街道(乡镇)为基础单元,系统设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和服务供给;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和24小时服务;健全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经济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随着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同样加大。为满足这一社会需求,《实施意见》提出,要强化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保障作用。提升国有经济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能力,鼓励国有企业承接公办养老机构、新建小区配建等公办(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强化国有经济在基本养老服务领域的有效供给。此外,要促进养老照料中心迭代升级,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推动由政府无偿提供场地且符合条件的养老照料中心,加快转型升级为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为了推进养老精准服务,《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困难老年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发挥街道(乡镇)和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建立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主动发现机制,健全完善并动态更新基础信息台账;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落实养老志愿服务“京彩时光”工作规范。

  完善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将政府购买服务与直接提供服务相结合,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重度残疾、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深化医养融合发展,规范65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强化养老服务经费保障,完善养老服务补贴津贴政策,优化养老服务补贴机制、方式、对象。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