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陈铭洋)近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围绕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探索构建可持续、可推广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和保障机制。
各地积极响应,相继制定相关政策,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陕西省颁布《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细则。据了解,《方案》是该省首次围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专项政策,《方案》不仅明确制定了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还从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等方面提出多项具体任务。
截至目前,陕西省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1.78万个。日间照料中心和互助幸福院分别覆盖93.8%的城市社区和82%的行政村。建成各类养老床位33万余张。全省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融合、医养康养康复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了全省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重庆正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权责清晰、保障适度、供给多元、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市所有老年人。
截至目前,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712.11万人,占人口总数22.16%;65岁以上老年人有588.16万人,占人口总数18.3%,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市之一。为确保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重庆市今年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重庆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主要包括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三大类20个服务项目,其中,物质帮助有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等9项,照护服务有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城乡社区基本养老服务等10项,关爱服务当前有居家探访关爱项目。通过这些服务项目,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
在安徽省芜湖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目前,芜湖市积极为60周岁以上分散特困供养、低保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符合条件老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民政部门依托第三方,已在镜湖、弋江、鸠江、三山等地建立援通智慧养老平台和24小时应急小分队,开通电子保姆“一键通”和96365“一号通”全天候服务,累计接收和处理呼叫服务250余万人次。
“助老员每月定期上门,根据老人实际需要,从最初的助洁、助餐、助医、助急、助浴、助行,不断拓展到现在的助农、维修、探访等30余项服务,实现由补缺型供给向多元化、多样化养老供给转变。”芜湖援通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日前,在江苏省扬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关于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上,扬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健表示,“到2025年,扬州全市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服务标准等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
据悉,《实施方案》包括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建设机制、构建基本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丰富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基本养老服务提质增效4个方面20项具体任务。
“该方案是推动养老服务领域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格局的一揽子制度性安排,必将从全方位、多维度促进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持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扬州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德林表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