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广西社会救助质量提升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2023-11-06 09:08:41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任乐晴)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扎实开展“社会救助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截至9月底,全区实施动态监测的低收入人口为355万人,共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补助资金86.7亿元,惠及298.3万人。

  通过完善低保审核认定办法,广西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动态掌握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低收入人口情况,并联合有关部门实施救助帮扶。同时还持续加大重点人群低保保障力度,目前全区634万脱贫人口中有140.3万人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51.9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中有34.9万人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兜牢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底线。今年自治区已筹措并下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央和自治区补助资金99.36亿元,按规定为788.28万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员给予缴费补助,为113.86万名缴费困难群众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用,为675.98万名60周岁及以上参保人员发放基础养老金,按规定为21.1万名参保人员家属发放丧葬补助金。全区14个市1.4万个行政村全部配备“广西人社村级服务平台自助终端”,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就业求职等多项常用社保就业服务业务。截至9月底,全区通过平台自助终端办理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资格年审417.25万人次,办理就业社保各类业务1212.13万人次。

  为增强遇困群众的获得感,广西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救助,明确支出型临时救助申请对象可向户籍地或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临时救助申请,急难型临时救助申请对象可向急难事件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急难救助申请。2023年1至9月,全区获得临时救助的困难群众有6.5万人次,共发放临时救助补助资金1.03亿元。

  为提升社会救助的可及性,自治区全面创新救助服务模式,民政系统在持续推进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众落实“务工收入扣减”“低保救助渐退”“按户施保”与“单人户”相结合“居住地申请低保”等特殊关爱政策的同时,创新开展“党建+社会救助”“慈善+社会救助”“政府购买服务关爱特困人员”等救助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简化优化经办流程,提高便民为民服务效率,致力从多层次多方位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困难,满足困难群众不同层次救助需求。今年以来,全区整户新纳入低保7.2万户21.5万人,新纳入“单人保”对象7869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