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履行行业社会责任 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2023-10-20 18:21:2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袁 媛)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银行业保险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走绿色发展之路

  一是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指引绿色金融发展实践。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不断构建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升绿色金融政策的指导性、覆盖面和有效性。2022年,原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强调银行保险机构应积极支持“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支持。

  二是引流多元化资金,汇聚绿色发展之路。中资银行持续加大对共建国家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交通运输等领域支持力度,融资支持一批绿色项目,助推当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例如,开发银行为土耳其境内的绿色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贷款支持。此外,中资银行在绿色债券领域不断取得创新与突破,发行多笔多币种绿色债券,引导全球资金汇聚“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三是将环境、社会及治理因素(ESG)纳入投融资决策框架,促进可持续发展。银行保险机构将环境、社会及治理因素纳入业务管理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引导更多企业和资金对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更加绿色,发挥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四是参与国际多边合作,构建绿色金融“朋友圈”。《“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是全球首个“一带一路”国家绿色投资、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原则,由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家金融机构于2018年共同签署,旨在推动绿色金融工具、方法和标准的发展和运用,提高绿色投资能力建设。该《原则》得到全球金融业界的积极响应,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促进共建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平台。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走惠民生之路

  一是积极开展“小而美”惠民生项目,为当地民生和就业作贡献。例如,2021年,中国银行独家融资支持波黑塞族共和国多博伊医院项目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可提供标准床位490张,现代化洁净手术室8间,极大提升该区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多博伊及周边8个城市约25万民众将因此受益,并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开发银行支持的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吸引入驻企业71家,直接解决就业3500人。太保产险首席中标电建国际伊拉克679所示范学校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达到12亿美元,保费规模超过200万美元,学校建好后将为当地学生提供更多学位。

  二是助力社会公益,建设和谐社会。中资银行积极支持慈善事业,在教育助学、扶弱济困、文化传承等领域持续投入。例如,开发银行设立“开发银行奖学金”,资助留学生来华长期学习。中国银行在匈牙利支持李斯特音乐学院设立“中国银行奖学金”,资助才华卓越但家境困难的学院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让共建国家更多的普通民众、社会成员有机会享受到金融活水的滋润与甘甜。交通银行新加坡分行向社会慈善组织捐赠善款,资助其在社区、医院、学校和商业区举行公益活动。

  三是携手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挑战,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命运与共的意义,不仅在于顺境中共襄盛举,更在于逆境中携手同行。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中资银行保险机构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以爱心捐赠、物资筹集、志愿服务等形式支持共建国家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为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19家中资银行保险机构累计向全球69个国家捐款1648万元,捐赠物资1391万余件,价值1.60亿元。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未来,在有效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境外项目建设的同时,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将聚焦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小而美”“惠民生”项目,提高东道国民生水平,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东道国人民;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金融对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一带一路”合作新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打造更多“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新亮点;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坚持系统观念,树牢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将合规经营贯穿“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同时,严格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和相关国际规则,切实做到守正经营,有效服务所在国民生福祉,夯实务实合作民意基础。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