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景亦兴)精神卫生既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为提高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质量水平,四川省民政厅、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残联联合开展“精康融合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力争在全省80%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基本形成布局设置合理、服务主体组成多元、形式方法多样灵活、转介衔接顺畅有序、管理机制专业规范、康复服务网络广覆盖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精康融合行动”包括6个子行动,分别为:通过建设康复服务体系、搭建基层服务网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布局优化行动;通过建立转介登记机制、完善服务转介机制,实施畅通精神障碍治疗与康复双向转介行动;通过统筹各类服务资源、丰富康复服务内容、推进服务形式多样化,实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供给能力提升行动;通过挖掘使用专业人才、提高人才保障水平,实施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通过政府部门引领推动、筹集使用社会资金,实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可持续发展保障行动;通过加强服务过程监督、发挥社区支持作用等,实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支撑体系优化行动。
其中,2023年是“服务覆盖年”,50%以上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登记康复对象规范服务率达30%以上。2024年是“提质增效年”,65%以上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登记康复对象规范服务率达45%以上。2025年是“长效机制建设年”,80%以上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登记康复对象规范服务率达60%以上。
在具体实施中,四川省将重点整合精神卫生医疗(福利)、养老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残疾人康复(托养)、社区服务等机构资源,发挥精神(心理)卫生医生、护士、社区精防医生、康复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才优势,合理布局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引导城市精神卫生优质服务资源下乡镇、入村居,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通过驻点帮扶、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能力水平。
据了解,社区康复服务是改善和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与参与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其回归和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四川省已累计投入福彩公益金1.4亿元,在21个市(州)128个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投入使用和在建的社区康复站374个,登记康复对象2.6万余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