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籍子识)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决定指出,为了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据了解,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明确设立全国生态日的目的;二是规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三是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考察湖州市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2020年5月2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前夕,浙江代表团提出《关于设立8·15“国家生态文明日”的议案》,议案经全体代表讨论同意,向全国人代会提交。这是浙江代表团首次以代表团名义提出的议案。
近年来,先后有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设立全国性生态文明领域纪念日的相关建议。他们认为,“国家生态文明日”就像是一个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广泛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窗口,能够为全国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提供制度遵循和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据了解,浙江、贵州、吉林等省份以及西安、石家庄等城市此前已设立生态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有的常委会委员建议统筹考虑地方生态日的问题。这次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决定草案审议结果报告中提出,建议有关地方根据设立全国生态日的精神,作出必要调整。
不少学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有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设立全国生态日,体现了首创性、标志性、独特性,具有鲜明的辨识度,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普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利于久久为动、持续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致;有利于进一步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更好参与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前,距今年全国生态文明日只有一个多月。学者倡议,有关方面要认真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审议意见,加强组织领导,丰富形式内容,扎扎实实开展好第一个全国生态日活动,确保取得实效,并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走向深入。同时,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空谈者,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投身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广袤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在各个领域播撒下绿色种子。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