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 李玉国于2009年担任江苏省淮安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进入慈善工作角色。2014年起,他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从此协助陈洪玉会长领航淮安慈善事业,持续开创慈善工作新局面,实现了淮安慈善事业历史性跨越发展,淮安市慈善总会也被江苏省民政厅评为AAAAA级社会组织,荣获省政府颁发的“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称号。
传承爱心理念 热爱慈善事业
李玉国小时候家境贫寒,生活困难。他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上了小学,从心底感恩帮助过他的好心人。
从小就深受父母“多做修桥补路事”“人行好事莫问前程”和“知恩必报”等传统行善积德的思想影响,李玉国立志献爱心做好事。在部队,他被团党委表彰为“学雷锋积极分子”。
2009年,李玉国担任淮安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2014年被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分工负责市慈善总会大量日常工作。他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带着一腔回报的情,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及时将党、政府和爱心人士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身边心里。
学习研究慈善 弘扬慈善精神
他认真学习研究慈善法等慈善法规和业务知识,多次开展慈善法宣讲活动。撰写了《淮安市召开学习宣传贯彻慈善法座谈会》《慈善事业面面观》《淮安慈善在改革开放中前进》《淮安慈善第一人—漂母》《助力脱贫攻坚 精准帮扶济困—淮安市慈善总会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工程纪实》《周恩来总理的慈善大爱永放光芒——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4周年》《淮安市再次蝉联“中国城市公益慈善百强榜”》《“困难学子的筑梦人”—记淮安市“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颜正明》《中国精神天下扬—写在全民抗疫战争进行时》《领航淮安慈善 挥写时代新篇—记江苏省淮安市慈善总会会长陈洪玉》《淮安市慈善总会公益慈善宣传工作硕果累累》等200余篇慈善论文和新闻报道,分别在新华社、人民网、学习强国以及中国社会报、慈善公益报、江苏慈善、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淮安慈善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刊发宣传。
他在办好淮安市慈善总会网站、淮安慈善微信公众号的同时,担任《淮安慈善》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兼总编辑,从2014年起,共编辑35期,组织撰写100余万字稿件。协助主编《淮安市慈善总会大事记》《凡人善举》《我与慈善同行》《淮安慈善二十年》《他从硝烟中走来——淮安市老复员军人风采录》等五本宣传慈善的书籍。李玉国15年来撰写以慈善为主题的论文、稿件等达95篇、50余万字,其中有多篇获奖。这些作品宣讲慈善故事、传播慈善理念、弘扬慈善精神、推广慈善经验、营造慈善氛围,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扩大了宣传阵地,争取了更多的舆论资源。市慈善总会连续荣获江苏省慈善总会第二、三届“福彩杯”公益慈善宣传“先进集体奖”,他个人荣获江苏省第三届“福彩杯”公益慈善宣传“先进个人奖”。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业务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市慈善总会管理工作,2014年年初受会长委托,李玉国带队赴江苏省慈善总会等,就慈善总会的编制结构、组织框架、运作模式、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等进行了考察学习,向市慈善总会、市民政局领导写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淮安市慈善总会管理工作的建议报告》。建议市慈善总会要充分利用换届契机,配备充实力量,规范运作管理模式,创新开展工作,树立首届“中国爱心城市”的形象,使慈善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力争进入全国前列。
他认为要做好慈善工作,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湛的慈善工作队伍。建议组织制定、修改了《淮安市慈善总会章程》,制定出台了总会《市慈善总会例会制度》《市慈善总会会计财务管理制度》《市慈善总会救助管理办法》《市慈善总会冠名基金管理办法》《市慈善总会资助社会组织开展慈善公益活动的实施办法》《关于“99公益日”募集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等规章,进一步规范总会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程序,加强了总会内部管理制度,做到依法行善、照章办事。
他建议市慈善总会从实际出发,将总会招聘人员与捐助中心人员混合使用,合署办公,内设办公室、宣传部、募捐部和项目部等工作机构,明确了各个机构的工作职能,出台了各部门的管理制度,要求全体慈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开设独立的账户,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资金账户。总会的各项收入,均由总会财务统一入账管理。大项支出由会长办公会议或常务理事会议决定。总会资金、物资的募集、管理和使用,接受总会监事和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并通过《淮安阳光慈善网》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随时接受社会监督,真正做到依法、公开、公正、透明管财、行善,慈善公信力不断提升。
打造品牌项目 持续慈善帮扶
淮安市慈善总会坚持募捐善款为第一要务。从1999年成立时年募集40万元,到2022年年募集8116.24万元(其中含接收物资折币)。24年总计募集74227.82万元(其中含接收物资折币)。10多年来,市慈善总会以扶弱济困为主线,精心组织、持续实施了“新心起航”“慈善淮安·精准济困”“慈善淮安·计生润家”“慈善淮安·关爱国防”“关爱青少年·慈善进校园”等20余个慈善救助品牌项目,涉及救灾、扶弱、助学、助残、助医、助建、安老等方面,投入善款1亿多元,受益群众达30万余人。
2017年组织实施“慈善淮安·精准济困”项目以来,先后完成了对省重点帮扶片区24个乡(镇)特困户的“三助”(助建、助学、助医)组合帮扶,累计助建维修房屋196户,10982平方米,助学313人次,累计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助力政府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肯定和基层群众的称赞。省慈善总会连续两年在淮安市分别召开全省慈善会长会议和脱贫攻坚慈善项目调研座谈会,推广淮安市“慈善淮安·精准济困”项目的经验做法。该项目2021年荣获“中华慈善品牌项目”称号。
以身作则行善 发挥模范作用
李玉国不仅是慈善宣传人,而且是慈善捐赠实践者。在汶川大地震、玉树泥石流、武汉疫情、郑州大洪灾和每年的“慈善一日捐”等时机他都积极带头捐赠善款。特别是在三年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斗争中,他坚守岗位,勇毅前行,冒险协助组织总会正常运行,按照市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每天组织接受相关单位和个人捐赠款物,及时转赠武汉疫区或有关一线医疗单位和个人,并及时发布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他在做好慈善工作的同时,还兼任市民政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他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履行支部书记职责,认真落实支部工作制度,以身作则,经常组织总会工作人员党员与市捐助中心党员,开展学习政治理论等组织业务工作。
他撰写的《“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礼赞》被市委老干部局、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评为淮安市离退休干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三等奖。在市委老干部局、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组织的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党务知识考试荣获三等奖。2022年被市民政局机关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爱心凝聚力量,奉献收获希望。在全市慈善人的共同努力下,淮安市荣获首届“中国爱心城市”称号,市慈善总会被江苏省民政厅评为AAAAA级社会组织,获得第五届“江苏慈善奖”,荣获省政府授予“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称号,连续三届排名“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前100名”,组织实施的“慈善淮安·精准济困”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品牌项目”称号。(杨 信 曹欣颖)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