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张迎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近年来,各地乡村党组织强化统筹谋划和区位布局,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微治理”
谈起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水藤村的变化,今年54岁的鲁梅深有体会,在水藤公园,她们一群“广场舞”爱好者有了更好的跳舞场地,同时,村里的道路和河道变得更整洁了……这都得益于乐从镇水藤村党委将党建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引擎”,着眼深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走出了一条“文化自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之路。
“近几年,水藤村的党建凝聚力不断下移到支部,尽可能将党建工作和群众服务细化,因而村里不和谐的声音都能及时掌握和化解。”村民邓良传提到,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时,少数村民有抵触情绪,在党群先锋队连续奋战60天后,人居环境的提升使他们获得了幸福感。
目前,水藤村共有党群先锋队员 380 人,均已下沉到村民小组中,提升了党群先锋队的覆盖面及影响力,多措并举盘活了区域化党建资源,架起了党员和群众的红色“连心桥”。
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大力实施农村党员“活力工程”,通过挂牌联户亮身份、设岗定责亮服务,引导农村党员争当乡村振兴“先锋队”。宁夏永宁县宋澄村组织45名党员包联427户常住户,定期走访入户察民心,及时把党和政府的乡村振兴政策送到他们身边,搭建党群干群与农户之间的沟通桥梁。
“党建+产业” 盘活旅游资源
近日,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城隍镇龙潭村举办了一场以“龙潭新发展”为主题的围炉夜话茶话会,村支书、第一书记、村干部、“红色小蜜蜂”和返乡人员等齐坐一堂,话家常,谈变化,谋发展,为龙潭村走什么样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子建言献策。
“旅游区开放以来,村子里的游客变多了,不仅带动了消费,提高了我们的收入,而且整个村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城隍镇龙潭村村民覃裕说,大家深刻地感受到党对龙潭村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的干劲越来越足。
据了解,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兴业县充分挖掘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大力推进红色文化旅游带建设,通过兴业抗日武装起义司令部旧址、庞大恩烈士故居等一批文化遗址遗迹和旅游景点,以点带面,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成立了3个产业型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积极推动基层党建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通过党建联合体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迎新村党组织依托村内蔬菜种植产业基础,在党员和群众中大力培养种植能手,打造“草莓采摘节”特色品牌,打造了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通过抓党建、聚合力、兴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各地强化党员示范带动效应,多措并举整合乡村振兴资源,努力实现村村有特色、村村有景观。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