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弱,助力乡村振兴”指示精神,在北京市慈善协会的支持下,2020年年初,密云区慈善协会在全区筛选了四个山区镇的15个低收入村卫生室,根据各卫生室的不同需求,投资75万元配备了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器材,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就医。
密云地处山区,是北京市的远郊区,域广人稀,村与镇相距很远,村民有个头疼脑热,打个吊瓶、测个血糖,要走上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山路到镇卫生院就医,极不方便。有的村民因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加之路远公交不便,身体出现不适觉得无关大碍,总是忍着扛着,结果小毛病拖成大病,久而转成重病,从而导致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对此,密云区慈善协会主动与区卫健委沟通,对全区村级卫生室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从边远的新城子镇、不老屯镇、石城镇和大城子镇四个镇中筛选出15个低收入村卫生室作为帮扶对象,推出“同心卫生室”公益帮扶项目。
为了使项目达到预期效果,密云区慈善协会与各镇政府逐一签订了《协议书》,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区卫健委对医疗设备和器材的采购严把质量关,对村医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培训;区财政和审计部门指导各镇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台账,严格履行财务收支手续;镇政府根据各村卫生室现有医疗设备和器材等状况,突出村级卫生室特点,本着实用的原则,采取有针对性地进行选购和配备。经过两年的实际运转,收到良好社会效果,深受村民青睐。
石城镇黄峪口村距镇卫生院15公里,虽有公交车往返但班次很少。村卫生室由于医疗设备简陋,加之陈旧老化,常用药品短缺,村民就医都要到镇卫生院,既费时费力经济开支又大。“同心卫生室”设立后,配备了出诊箱、药品柜、呼吸机、输液床椅等医疗设备及康复训练器材,改善了硬件条件,提升了村级医疗室整体质量,一般疾病、老年常见病患者再也不用去镇卫生院了。“同心卫生室”公益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指数。
据统计,受资助的15个低收入村“同心卫生室”启动后,有效激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活力,服务质量和诊疗水平明显提高,月就诊人数与2019年相比翻了三番。(郭义才)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