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广东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2022-12-14 11:41:45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任乐晴)日前,广东省民政厅联合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生活、了解群众需求、服务灵活高效等优势,广泛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助力培育互帮互助、和谐和睦、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新时代社区文明新风尚。

  《实施意见》指出,社区社会组织要围绕六大主要内容广泛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第一,落实凝心铸魂。推动各类社区社会组织把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深入社区、贴近居民,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认同、情感共鸣和理论共识,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二,弘扬新风正气。推动社区事务类等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制定(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参与组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和社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宣传活动。发挥农村红白理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等在改革婚丧礼仪等方面的作用,强化村规民约的引导作用和约束力。发挥党员、村民代表带头作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喜事简办。动员公益慈善类和社区事务类等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活动,引导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的行为风尚,广泛开展植绿护绿、垃圾分类等活动。

  第三,丰富精神文化。推动文体活动类等社区社会组织围绕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根据群众需求,组织优秀电影播映、文艺汇演、广场舞、体育比赛、技能培训、法治宣传、科学普及等活动。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组织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活动。

  第四,聚焦便民服务。推动生活服务类和公益慈善类等社区社会组织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等群众最现实关切,积极提供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育幼服务等广大群众需求迫切的服务,主动融入城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引导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开展以生产互助、养老互助、救助互助为主的活动。引导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防控工作,用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经验,助力建立健全平急结合的社区志愿服务机制。

  第五,创新社区治理。结合“平安广东”的工作要求,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平安社区建设,动员社区事务类等社区社会组织参与调解社区物业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环境卫生、治安巡逻、商圈整治、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推动信访因素化解。动员公益慈善类等社区社会组织协助做好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刑满释放人员帮扶、社区防灾救灾、卫生健康、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等工作,有序参与应急救援、疫情防控等工作,助力社区治安综合治理。

  第六,优化服务阵地。推动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升级改造,协同文明办打造具有社区社会组织特色亮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把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成集宣传展示、教育培训、功能孵化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