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文昱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民营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但是稳定就业和推进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企业家成长的重要平台,在慈善公益领域,民营企业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占据了慈善捐赠的“半壁江山”。
据统计,2021年,中国慈善榜上榜企业达到1108家,数量破历史新高。其中,700家为民营企业,捐赠140亿元,占总额的60%;2022年中国慈善榜上榜的4家10亿级捐赠企业中,3家是民营企业,1家是合资企业。
统计表明,在民企捐赠中,大额捐赠呈现增长趋势。据福布斯统计,2021年的100位上榜慈善捐赠者中,捐赠额在1亿元以上的达50人。
在教育、消除贫困,助力乡村振兴、医疗救助等领域,民营企业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据胡润研究院统计,近10年中,按人数计,投入教育方面的慈善企业数量占比保持在四成左右;在消除贫困,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民营慈善捐赠的比重也持续多年增加,投入到扶贫的捐赠比例从2012年的20%最高增加到2019年的29%;投入到医疗的比重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显著增加,2020年、2021年分别占17%、27%。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中,各类民营企业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2021年以来,一些行业领先的大型民营企业率先公布实现共同富裕的相关工作计划。如吉利集团于2022年提交首轮共同富裕股权激励方案,将向10884名员工授予约1.67亿股股份,约合人民币37亿元。阿里巴巴集团在2021年投入1000亿元,成立“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工作小组”,围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高质量就业、弱势社群关爱和设立共同富裕发展基金这五大方向。腾讯集团于2021年投入500亿元启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8月投入500亿元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等。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