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杜超)近年来,内蒙古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国家、自治区部署要求,聚焦聚力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持续推动社会工作提速扩面、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坚持以“五社联动”为抓手,实现街道全覆盖,助力夯实基层民政阵地和社会治理基础。
近日,内蒙古各地充分发挥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作用,积极开展义诊服务、帮扶慰问、应急安全等服务,让生活在迟暮之年的老年人们感受到除了家庭温暖以外,还有社会对他们的关怀。
在呼和浩特市,沐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走进民声社区开展了“天使进社区 义诊暖人心”大型义诊活动。此次义诊邀请了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为社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前来体检的老人就自己的血糖血压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对于居民们提出的健康相关问题,医护人员都一一耐心为他们解答。在服务中,社工还为在现场等候的老人发放了疾病预防的宣传册,并且耐心讲解有关内容,细心收集意见建议,为后期开展健康类的服务奠定基础。
在巴彦淖尔市,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五原县红十字会,在五原县北环旧城社区、富原社区与五原县东环金桥社区、祥和社区开展了“‘救’在身边·安全守护”应急救护知识进社区活动。志愿者分别向老年朋友讲解了心肺复苏并展示了救助过程和应急伤口包扎处理方法,让社区老年居民与志愿者们了解到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步骤,学习了应对不同位置伤口的应急包扎处理方法,切实提高了应急安全知识,掌握了自身保护和互救的实践技能。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区青少年儿童的关心关爱保护工作,内蒙古各地社工和志愿者通过开展线下活动方式,为孩子们普及了爱国之情、情绪管理及珍爱生命等常识。
包头市昆区昆北街道社工站联合海威社区、乌兰小学一年四班师生40余人来到昆区档案馆,参观“红色印记 老报纸展览”实践活动。社工现场就展览的报纸为孩子们讲述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红船精神文化内涵,让孩子们深入了解革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党史。还讲了“解放包头”“三千孤儿入内蒙”等红色故事,让青少年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此外,呼伦贝尔市健康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在方舟社区开展了“天天好情绪”成长在线儿童情绪管理活动。该活动让小朋友们对情绪的种类和表现状态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在这基础上学会发现情绪,并学会情绪管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五社联动”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各地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以“五社联动”为抓手,累计开展活动8500余次,筹措善款2.46亿元,参与社工、志愿者、爱心人士20万余人次,受益人数达600万余人次。目前,自治区共建共治共享、融合发展的社区治理格局已经形成。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