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幸福家园 助力乡村振兴
—— 兰陵县积极探索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路径
慈善公益报(刘恩昊 本报记者 叶清)今年以来,山东省兰陵县承接了临沂市“幸福家园”工程试点,通过将慈善组织建设、慈善项目、救助活动、资金募集全部“装”进“幸福家园”的“筐子”里,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挥村社主体作用,探索出了慈善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新路径。“幸福家园”工程建设形成了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兰陵现象”。
2021年底,中华慈善总会在临沂市推广“善济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项目”和“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临沂市将兰陵县列为全市首批试点。对此,兰陵县确定了“扶危济困”和“社会公益”并重、“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精英慈善”与“大众慈善”同行的新思考,将“善济病困·村居公益人”“幸福家园”和“最美慈善评选”“慈善兰陵·情暖万家”4个项目整合为“幸福家园”工程。目前,已策划实施21个项目,累计筹措善款800多万元。
夯实组织基础,切实保障试点推进。组建“幸福家园”工程领导小组,确立“党委领导、以人为本、村社为主、自愿互助”基本原则,将工程分为试点先行、全面实施、总结推广三个阶段。选取了徐皇路、压油沟、惠东、代村4个村社作为首批“幸福家园”工程试点,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多次召开推进会议,反复推敲研究工作方案,制定了《兰陵县“幸福家园”工程实施方案》,为试点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健全工作机制,扎实解决存在问题。建好慈善组织,解决有人办事问题。建立了“善济病困”“幸福家园”和慈善工作“三合一”工作站。规范工作章程,解决“无章可依”问题。制作《幸福家园工程操作手册》,创新项目“注册激活、发起众筹、申请资金、监督管理”四步工作法,制定《幸福家园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建立激励机制,解决活力不足问题。在试点村社建立了“志愿者积分兑换超市”,志愿者凭服务积分兑换相应的物资,激发村民参与志愿服务、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因地制宜规划,精准策划实施项目。本着“高点定位、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方便实施”原则,对4个试点村社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明确了将徐皇路、压油沟、惠东、代村分别打造为“一条创业发展的乡情大道、一座和谐共进的幸福大院、一处团结互助的玫瑰情园、一方成熟成功的慈爱高地”。因村制宜推进项目实施,在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的前提下,试点村社发展变化、慈善文化、民俗风貌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得到传承和发扬。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