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最难就业季 服务显其能 —— 各地积极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
2022-05-02 08:59:05    慈善公益报

最难就业季 服务显其能

—— 各地积极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田山)每年此时,无数大学生都将迎来就业抉择,“毕业难”“就业难”问题再次亮起。然而,随着高校毕业生一年多过一年,就业形势也是一年难过一年。有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到空前的1076万人,使得今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新冠肺炎疫情压缩了就业岗位,加大了待就业人数;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无形之中加大了社会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更多回避人才需求量极大的制造行业……凡此等等,都加剧了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紧张。

  今年3月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针对性地启动了“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各地人社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筹划、扎实推进,汇聚各方力量,集中专业资源,不断推动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加大宣传力度 政策广而告之

  大学生就业政策和服务活动宣传到位是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各地纷纷利用自身资源与渠道,通过发布公告、编印材料、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宣传。福建、江西、四川等省已发放政策宣传资料54060余份,政策宣讲740余场次。山东、甘肃、河北等地人社部门专门举办网上直播课,分管厅局长出镜宣传,为大学毕业生送上政策礼包。湖北制作发布了“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地图”小程序,总访问量超过20万人次。安徽汇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百问》,多渠道向毕业生推送。甘肃针对高校毕业生印发了28条主要就业政策索引,受到大家的好评。吉林通过“智慧就业”“96885吉人在线”等平台持续宣传政策、推送岗位。浙江杭州在主要商务区利用160余块户外电子大屏幕滚动宣传就业政策,动员全市企业提供岗位。河北定州专门建立2022届毕业生微信群,集中宣传政策,为520余名毕业生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呈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之势。

对接招聘服务 搭建平台

  “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中,各地人社部门积极会同教育部门与高校,努力克服疫情突发散发频发带来的不利影响,着力加大线上招聘力度,稳步推进线下专场招聘。黑龙江、江西、山东等地举办了实施“公共服务进校园”系列专场招聘活动,已组织各类线下线上招聘600余场次,发布岗位80余万个。陕西针对疫情影响,联合市场机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远程视频面试,已有19万毕业生通过平台获得服务。湖北采取“小规模、多场次”方式,走进校园组织开展“才聚荆楚”招聘活动,提供近1.5万个就业岗位。河南鹤壁、陕西西安等地协调工业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举办制造业、建筑业等国企央企、行业领军企业招聘活动,分别为毕业生提供3800个、1.9万个就业岗位。

加强培训指导 提升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黑龙江、广西等地积极与高校合作,将服务窗口前移,建立起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站、校园职业成长导师站,开发了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创业指导系列精品课程。山东专门制作了求职能力、劳动法律知识等毕业生求职系列宣传短视频。浙江杭州推出“导师面对面”咨询服务和“小鹏在线”空中咨询,为毕业生免费提供择业指导、创业咨询、心理疏导、面试技巧等服务。河南、贵州等地将高校毕业生纳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行动、“技能贵州”行动范围,对接市场需求,明确了今年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目标,启动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专项培训。

抓住重点问题 加大帮困力度

  各地人社部门对于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人毕业生就业进行了多措并举的帮扶。河南启动了“2022年高校毕业生‘新时代·新梦想’就业创业公益帮扶行动”,为8.78万名2022届高校困难毕业生发放补贴资金1.75亿元,确保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应享尽享。吉林省对困难家庭毕业生提供“一对一”服务,分类制定帮扶计划,加大岗位推荐力度,建立跟踪回访制度,确保实现就业。贵州健全精准化困难帮扶体系,优先提供岗位信息、政策扶持和就业指导,目前已帮扶困难毕业生6271人,实现就业1586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