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安迪)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更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走在街头,道路整齐干净、四通八达,行人车辆通行有序;华灯初上,河道流光溢彩,伴着暮色晕染一城美景;农贸市场、背街小巷“整治美容”,脏乱臭不见踪影;垃圾分类融入生活,百姓环保意识逐步增强,绿色健康环保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扬尘整治持续加码,天蓝气爽、水绿山青的宜居环境让人笑靥如花……如今的浙江省湖州市,文明之风拂过,美景尽收眼底。
今日美景并非“天外来客”。为加强整治,湖州先后制定下发《全国文明城市督查考核办法》《复评攻坚“十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推动解决十大痛点难点问题;市人大出台《湖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筑牢法治之基;“12345”热线、“湖城管家”APP、文明城市“啄木鸟”等载体让监督渠道更通畅;家园志愿服务计划纵深推进,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超52万,主动参与文明创建年均70万人次以上,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湖州市制定出台《湖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实施六大行动,从顶层设计上精心制定“任务书”,绘出“气质图谱”。首批慢病服务、优教共享、乐业湖州、快递活村、未来农场5辆“共富班车”发车,载着老百姓开往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下一站……这份温度,让湖州成为心向往之的安居之所。“共享电梯”南浔试点,10个未来社区创建方案通过评审,“10分钟社区生活圈”“15分钟办事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份便利,让湖州成为共享互利的便捷之城。今天的湖州,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新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新城。
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以高标准常态化的工作日常带动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此前,全市路长制活动全面铺开,来自市直机关、各企业单位的千余名志愿者化身“路长”投身一线;湖州公安开展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1500余名警力常态化对人流量、车流量复杂路段进行巡逻值守,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制止和劝导;市场监管部门发动监管员和网格员,前往各大餐饮店张贴桌牌,宣传公勺公筷使用,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市文明办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市公安局、市综合执法局、团市委启动全市中心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志愿劝导服务集中行动,在早高峰常态化开展交通路口志愿劝导服务……
过去的一年,全市共选树湖州好人44名,入选浙江好人榜28名、中国好人榜7名。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被评为浙江省道德模范。最美女儿章宬、最美护士潘美儿、贴心民警沈云如、最美保安李迎福、以行践诺沈红霞……凡人善举让这座城市温情不止。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