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钟伟)近日,河北省民政厅、省文明办、团省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进一步推广有河北特色、可复制的“时间银行”模式,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志愿服务和社区治理,以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意见》明确,“时间银行”模式将按照“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思路,鼓励和引导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充分的养老服务,按一定规则记录储存服务时间,当自身年老需要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意见》倡导低龄老年人、退休干部、社区党员、居民党员参加“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鼓励从事家庭照护的家政服务人员、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社工成为志愿者,优先为经济困难的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赠予一定时长的免费服务。
《意见》强调,各地要结合区域特点和工作实际,以老为本,问需于老,探索个性化、多样化的实施路径。对于基础条件好、基层热情高的,可以全域推行;对于条件不成熟的,可以选择有代表性、有一定基础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先行推开,因地制宜设计方案模式,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边推广,示范引领、有序推进。积极发挥志愿服务组织、社工机构、社工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服务载体的功能和作用,将“时间银行”与服务载体任务相融相促、一并推进,形成整体合力。要结合工作实际,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或APP,实现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注册、需求发布、服务供给、服务评价、时间储蓄与兑换、实时查询、监督管理等功能,推进“时间银行”便利化、网络化、常态化。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