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防诈知识“大餐” 筑牢群众心理防线
2022-03-02 09:38:21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为了提升人民的防诈意识,连日来,全国各地开展一系列的防诈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人们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防诈宣传送到百姓心坎儿上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白沙洲街道佳韵社区联合驻社区律师开展防诈骗知识宣传讲座。

  讲座中,社区律师运用几个重点案例让大家更加直观了解到诈骗的各种形式,比如结合冬奥会,何律师提醒大家购买冬奥吉祥物的注意事项,“虽然冬奥会已经结束了,但是‘冰墩墩’还是一墩难求,线下和线上门店的货源紧缺。大家在购买冬奥运会文创产品时,一定要从官方授权的渠道购买,以免受骗。”

  居民李阿姨听完讲座后感慨道,“现在诈骗手段太高级了,不知不觉我们就可能入了诈骗分子的圈套,今后一定要提高防范之心,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佳韵社区主要负责人表示,此次防诈骗知识宣传讲座的开展,让居民们掌握了许多新型的防诈骗知识,对保护居民们的切身权益大有好处。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公安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分局组织派出所民辅警深入辖区开展防电信诈骗入户走访活动,引导群众不要相信以各种理由索要银行卡号的陌生电话和短信,不要因贪小利而受到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广西玉林公安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开展反诈宣传,组建市、县、镇三级“反诈讲师团”,在全市开展反诈宣讲1000多场次。

反诈宣传直播受欢迎

  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公安局通过“平安赵县”微信公众号进行反诈直播,民警化身“主播”,将直播室“搬”到办公室,用新颖的宣传方式和有趣的互动,赢得了网友1.7万个赞。

  活动中,赵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化身“主播”,他们介绍了典型的诈骗案件类型和相关防骗技巧,并向观众们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同时,他们结合自己的办案经验,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人们不要轻易被骗,要捂紧钱袋子。要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的原则,一旦发生被骗的情况,第一时间报警。

  值得一提的,民警们还在直播屏上与网友互动答疑,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众多网友纷纷表示,此次的“反诈进行时”活动“干货”满满,纷纷点赞民警的直播。

  与此同时,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广泛吸纳村嫂、小笼包从业者、网红主播等800余人参与反诈宣传,先后打造了反诈土特产、反诈专题直播、反诈广场舞等,将反诈宣传全方位融入自有阵地和日常工作。福建省福绵分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发朋友圈、公众号等及时发布易发电信诈骗的种类、“套路”和反诈方法,向大家讲解各类防范知识。

  让最新资讯、防诈骗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各地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反诈宣传,普及防诈反诈知识,不仅增强了群众的心理防线,也在全社会营造了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