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从心远 大业善成之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GSE项目首期班收官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董凡)日前,深圳国际公益学院GSE全球社会企业家项目首期班开学模块于云南西双版纳圆满收官。秉承聚合社会资源、破解社会发展难题,循环创造更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使命,GSE首期班汇聚了63名企业家,其中女企业家占38%;他们中有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上市公司和龙头民企实控人等。首期GSE同学硕士占72.8%,博士占19%,平均年龄48.9岁;其中创始人/董事长占92%、CEO/总经理占8%,境内外上市公司实控人占60.3%;主要来自大湾区、长三角、北京等地区,分布在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现代服务等十个领域。
开学期间,各位新晋为GSE首期班同学的企业家纷纷表示:GSE项目生逢其时,既顺应了碳中和目标、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就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部署等重要政策,也为企业家更好地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专业的教育路径和跨界、互助学习的平台。各位GSE同学从自身行业出发,探讨企业家的使命。他们认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家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挺进;随着十四五开局,企业家要更深入民生问题,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增长。
GSE项目由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创办,并引进日內瓦大学可持续资产与财富管理金博课程体系,以源自《周易·系辞传》的“盛德·大业”为励志训词,取“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之意,旨在培养具有全球商业领导力和强大社会创造力、拥有远大愿景和社会企业家精神,兼具高端学术水准的卓越社会企业家。在未来的学习中,GSE同学将立足于中国现实和未来规划,展开全方位多角度学习,并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GSE首期班首课以“资本的使命——共同富裕与SDG目标的人本追求”为主题。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指导委员会成员马蔚华教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公室特别代表、跨领域专家Derval Usher,分别以“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与社会企业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中国的贡献”为题作主题演讲。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严骏讲授入学导入课,为GSE首期班同学开启“深益共荣”的学习之旅。
马蔚华表示:关于“社会企业家”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社会企业家”的需求已超出理论家的探索,特别是共同富裕,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为企业将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相融合提供了大有可为的机遇,也为企业之间围绕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新的合作模式。他说:“社会企业家是一个新的领域,有神圣的使命和广阔的前景,GSE同学将成为探索社会企业实践征途上的先驱和未来发展的引领者”。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