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叶清 通讯员 潘金柱 徐鹏)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其中,胶州市慈善总会荣获“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近年来,胶州市慈善总会认真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的重要作用,全力参与扶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效,创新实施“扶贫+慈善”工作模式,取得了成效。2019年以来,胶州市慈善总会累计投入精准扶贫资金2000余万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慈善力量,展现了慈善担当。
大力实施精准提升工程
胶州市慈善总会以消除“贫、脏、乱”问题为目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庭院脏乱差的贫困户,列支慈善资金给予房屋修缮、配备家庭生活用品等方式进行帮扶;以解决老弱病残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在胶州市内有关镇(街道)结合村庄、社区场所建立精准扶贫服务驿站,给予慈善资金补贴支持;列支慈善资金大力开发助餐、助聊、助洁等公益性岗位,为失能半失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针对特困老人这一民生保障的重点和“短板”,努力提升特困老人养老服务水平。实施“美丽家园-精准提升工程”,推进镇中心敬老院养老保障与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资源深度融合的“医养结合”新模式,解决特困老人面临的养老和医疗两大难题。
在精准提升工程方面,胶州市慈善总会累计拨付善款500多万元帮助2000多户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家庭及中心敬老院,改变人居环境脏乱差和人性化关怀缺失等难题,促进了精准扶贫家庭户容户貌和精神面貌的“双脱贫”
深入推进慈善精准救助
胶州市慈善总会实施精准扶贫和慈善救助同步计划、同步实施、同步落实,确保慈善精准扶贫救助成果。开展了“周行一善”救助、“慈善送温暖”“扶危”救助,对建档立卡家庭和因天灾人祸、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的生活就医特别困难的家庭进行及时精准救助,努力防止边缘家庭返贫致贫。开展特困大学生“阳光救助工程”项目,对全市建档立卡、低保和因天灾人祸等特殊原因造成的家庭生活特别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的当年录取的全日制大学生进行救助,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连心救助工程”活动,对建档立卡家庭、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中0-14周岁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救助。开展“关爱行动·慈善助行”活动,对在指定医疗机构进行髋(膝)关节手术的建档立卡家庭、低保和特困家庭进行救助。与胶州市关工委、团市委联合开展“牵手关爱行动”,为建档立卡和其他贫困家庭中6-14周岁的留守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健康成长,提供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帮助。
通过一系列慈善救助活动,胶州市慈善总会已对3000多户就医就学特别困难的建档立卡家庭进行精准救助,发放慈善救助金800多万元。
巩固提升扶贫脱贫成效
在开展对口协作帮扶方面,胶州市慈善总会紧密围绕山东省内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部署,筹募冠名捐款、定向捐款等500余万元,不断加大对贵州镇宁、甘肃徽县、山东曹县等对口协作地区的帮扶力度,积极对帮扶地区的五保家园升级改造提供资金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拨付慈善资金40万元,为帮扶地区困难群众采购疫情防护物资,赢得对口协作地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在促脱贫、防返贫方面,胶州市慈善总会专门设立了“大爱胶州,精准扶贫”慈善基金,为全市500多户符合救助条件的60岁以上以及精准扶贫建档立卡非低保老弱病残群体,每月缴纳330元预防返贫保险;开展了“慈善精准扶贫集中救助”“慈善精准扶贫项目帮扶”等系列帮扶救助活动;联合市扶贫办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家庭“过暖冬、过好年”活动,拨付慈善资金80多万元,为全市1000多户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家庭发放棉被、取暖器等物资,积极为脱贫攻坚“救急难”“补短板”“托底线”。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