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爱心助我高飞”项目成果展示活动在沪举行
2021-06-21 08:08:13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杜北)《慈善公益报》记者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获悉,日前,“爱心助我高飞”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项目成果展示活动,在上海市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举行。据了解,该项目实施十二年来,已累计为7710名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了朗诵、美术、电脑、合唱等艺术培训,为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送上了来自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爱,让孩子们拥有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掌握更多的才艺技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快乐自信地成长。

  自2008年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研究中心精心策划组织了“爱心助我高飞”项目,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该项目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好地融入上海社会,是深得民心的实事项目,深受学生、家长、儿童工作者和爱心人士的欢迎。

  2021年,是该项目实施12周年。据悉,12年来该项目为外来务工人员、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费的艺术、电脑、家庭教育培训课程,受益的朗诵班学生为3700名、美术班学生为2300名、电脑班学生为910名、合唱班学生为800名。另有12700人次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学生家长参加家庭教育讲习班,了解了家庭教育知识。同时,项目注重学员德育教育,2020至2021年先后开展了寻访“红色印迹”“征文·点赞”“四史”教育、“百年百讲·铸魂育人”宣讲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专项活动。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朗诵班的部分外地老师不能来上海,开班缺少老师,大家一致认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关爱一点不能少,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中福会少年宫采用老师增加工作量的方法,每个学校仍然各开办3个班级的朗诵班。同时,结合2021年建党百年,项目朗诵班创排了情景诗朗诵《红船》,南湖上航行的那条红船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情景诗朗诵《百年芳华》展现了陈然、小萝卜头宋振中等英雄人物与新时代少先队员隔空对话的情景表演,展示学习成果、缅怀英雄先辈。电脑班学员通过编程,表达了对党、对祖国的热爱。有的学员设计了小程序,将党史知识融入有趣的游戏中;有的通过动画和特效呈现建党历史;有的结合自己的特长,利用程序编出了曲子,歌颂祖国……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培养他们从小懂得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据了解,“爱心助我高飞”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项目是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国强硕博士基金、上海美国妇女俱乐部支持,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上海市金鼎学校、上海市嘉定江桥镇民办沪宁小学、上海市黄浦学校、上海市浦东新区实验小学、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桥小学、上海闵行区华虹小学、上海闵行区民办弘梅小学、上海闵行区民办弘梅第二小学等承办。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周珊珊、顾问余慧文、原副理事长姚宗强,上海市老干部局副局长、上海市关工委副主任龚怡,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张鸣,中国福利会党组人员、二级巡视员邹勇飞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敏等参加活动并观看了孩子们的演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