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口”汇大爱
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常熟发药点三年累计服务3553人次
慈善公益报(张雨嘉 本报记者 叶清)在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二楼,有一个免费的“救命”窗口。每周一、周四,肿瘤病患者会在这里领取昂贵的“救命药”,“接过”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这个小小的“救命”窗口,就是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常熟发药点的窗口。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县级市发药点,常熟发药点让当地及周边城市的重特大疾病及罕见病患者,就近获得格列卫、达希纳、恩瑞格、易瑞沙、泰瑞沙5种昂贵的抗癌类靶向药物治疗帮助,省去了他们往大城市奔波拿药的麻烦。
全力促成项目落地
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通过中华慈善总会与世界知名制药企业合作,由企业免费提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肿瘤靶向治疗药品。这些药品由国家药监部门批准,海关检验通关,每批次药品按照要求进行药检后进入中国市场。全国低保患者只要是适应性患者,都可以得到免费援助,中低收入家庭也可申请援助。患者申请后,由中华慈善总会统一审核,符合条件即予以准入。
为了让药品援助项目尽快落户常熟,常熟市慈善总会最终决定在医疗条件基础较好的第一人民医院设立发药点。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医院空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特意腾出一个地方专门用作专业发药点。在苏州省慈善总会全力支持下,发药点于2018年顺利落户,并于5月17日进行首次发药。此后,经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审核通过的本市各类肿瘤患者,都可以陆续到常熟发药点领取当月的药品。
独立发药窗口,专职人员发药,一站式服务……一院在近90平方米的空间,合理布置发药场所功能区域,在做好安全防控的同时,保持场所通风、防潮,防止造成药品浪费,也避免了流行性疾病交叉感染,有效确保了服务环境的安全。发药点配备有两名专业的药剂师专职发药,实行“医生开具处方、医学随访、患者领药”的“一站式服务”。常熟的做法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向全国推广”。
为患者家庭大大减负
众所周知,很多昂贵的抗癌类药物并不在医保报销范畴内,动辄几万甚至数十万元的药费,让贫困患者丧失了求生希望。这些药物的免费服用,极大地缓解了肿瘤患者的用药负担。
两年前,市民仓先生的妻子不幸罹患肺部肿瘤,手术后需长期服用易瑞沙。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易瑞沙的单盒价格达7000元,扣除医保报销的部分,仓先生的妻子每月还需自费2000元,这对于退休在家的这对老夫妻来说,无疑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后来,在常熟市慈善总会帮助下,仓先生成功帮老伴申请到了药品援助项目。“现在自己不花钱了,一个月来领一次很方便,花一分钟填写下单子就能拿药了。”仓先生说。
由于常熟发药点是全国首个县级市发药点,不仅给常熟本地市民带来了便利,张家港、江阴等周边城市的部分患者也会过来领药。
积极探索“慈善+医疗”模式
在为本地及周边靶向治疗患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常熟发药点也为探索“慈善+医疗”模式提供了示范。
发药点持续运作过程中,常熟市慈善总会定期召集在常熟的6位慈善药品援助注册(随访)医师召开座谈会进行交流,一方面了解慈善药品援助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通过交流了解医师们从事慈善药品援助业务方面的实际做法和体会,听取对做好药品援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与市养生协会所属抗癌防癌协会座谈联动,并将慈善药品援助纳入市人大《慈善法》执法检查和市政协慈善工作专题视察内容,提高项目知晓度、扩大援助覆盖面。
三年来,药品援助项目效应持续扩大。截至5月中旬,常熟发药点累计发放格列卫、达希纳、恩瑞格、易瑞沙、泰瑞沙5种药品共计4400多万元,服务3553人次,服务患者人数从起初的55名增至当年度的118名,至今,已累计服务269名患者。其中已持续领药三年的患者中,援助金额最高的达42.1万元。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