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让荣誉更纯 让奖项足赤 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制定关于评选评奖活动的负面清单
2021-06-07 08:43:22    慈善公益报

让荣誉更纯 让奖项足赤

——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制定关于评选评奖活动的负面清单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董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日前,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颁布了关于评选评奖活动的负面清单,其中包括“未经批准,不得开展包含“国家”“中国”“中华”“全国”“亚洲”“全球”“世界”以及类似含义字样的评选评奖表彰活动,以及未冠以上述字样但实质是上述范围的评选评奖表彰活动”“未经批准,不得围绕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评选评奖表彰活动”“未经批准,不得借举办峰会、论坛、盛典、节日等活动进行设奖颁奖表彰”等11项内容。此举旨在维护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评选评奖活动日益规范、严肃、庄重。一大批功勋卓著的先进人物得到了党和国家隆重表彰。于敏、袁隆平、屠呦呦等8人荣膺共和国勋章;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4人荣膺抗击疫情国家勋章与国家荣誉称号;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等5名在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的英雄官兵被授予荣誉称号,广泛引发了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模范的社会氛围。

  评优评先,尤其是以国家名义颁发的荣誉称号,向来都是崇高严肃的事情,容不得丝毫瑕疵,容不得半点偏差,更容不得弄虚作假。然而,近年来,一些害群之马打着各种炫目的名头,大搞特搞山寨评奖,大肆敛财,把本该干净、纯粹、珍贵的评奖做成了一桩廉价生意。更有甚者,一些企业或机构以敛财为目的,借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机违规评选评奖,造成了严重社会影响。违规评选评奖非但毫无含金量,更容易误导不明真相的公众,消解评选评奖的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例如若干年前“共和国脊梁”的评选就曾引发社会巨大争议,一些名不副实、德不配位的人被抬举到“国家脊梁”的位置,令公众唏嘘。

  一直以来,国家从未放松过对此类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民政部门公布了一批又一批山寨机构名单、违规评选活动名单等。这次出台评选评奖工作负面清单,基本涵盖了以往曝光过的种种评奖乱象。11个“不得”具有强烈的针对性,足见打击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有了这份负面清单,对于顶风违法违规者便会有法可依、处罚有据,以确保每一项国家荣誉的纯粹度与含金量。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