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
——海南省慈善总会赴琼中县、五指山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杜北)日前,海南省慈善总会组织全体人员开展“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党史教育活动,瞻仰了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聆听了革命先驱坚韧不拔、英勇战斗、顽强拼搏的感人故事。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海南岛中部白沙、琼中、保亭、乐东县和五指山市山区,创建于1947年春,以琼崖区党委,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和琼崖纵队司令部驻地白沙毛贵(今属五指山市毛阳镇)为核心区,方圆一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积的1/3,人口30余万,是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圣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
据介绍,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结束了琼崖革命斗争长期没有稳固根据地的历史,是琼崖特委从琼崖斗争实际出发,正确贯切党中央指示的伟大成果。
走进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历史陈列馆,陈列馆以图文介绍、实物展示和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真实再现了五指山区域发生的历史事件和革命故事,生动地展示了琼崖军民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在纪念园广场,建有李振亚和刘秋菊两位烈士墓碑。李振亚,广西藤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海南岛工作,1948年9月在指挥攻击万宁牛漏敌据点时,中弹牺牲。李振亚的英雄事迹感动了所有人,他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刘秋菊,1899年出生在海南岛。1927年琼崖“4·22”反革命事变发生,革命处于低潮,刘秋菊却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赤卫队,同年1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刘秋菊不幸被捕入狱,敌人对她进行毒打、严刑逼供,她始终宁死不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
参加活动的人员凝望着烈士墓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总会的青年党员表示,要向英烈学习,牢记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凝聚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三鞠躬。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勤奋工作,多办实事,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