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董凡)日前,2021年全国两会如期开幕,盛况空前。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处于重要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将如何擘画新阶段的发展方向,如何铺筑新时代的前进路径?本报汇总全国两会重要看点如下——
看点之一:“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将释放哪些新信号,体现哪些新理念,构建哪些新格局?
今年两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审查、讨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此纲要是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十四五”时期及未来15年的国家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建议”明确的目标、方向、原则等都将在纲要(草案)中得以具体体现,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那么,根据“建议”编制的纲要(草案)将释放哪些新信号、体现哪些新理念、构建哪些新格局,备受世人瞩目与期待。不难判断,两会期间,各种民生话题、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都将引发社会热议,且听代表委员如何建言献策。
看点之二: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何确定?2021年,中国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特别是疫情和国际环境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也是各方关注的重点。
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如何以“稳”为主,夯实基础推动经济持续恢复?这些问题有待在全国两会上获得答案。
看点之三:“三农”工作重心如何实现转移?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进一步表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不是终点,而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新起点。“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如何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代表委员有哪些好的意见建议?这些问题将成为全国两会期间以至更长时间的一大话题。
看点之四:常规化疫情防控将如何深入推进?如期举办全国两会,有力证明了中国疫情防控的成效。如何进一步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将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
看点之五:2021年“民生清单”将如何回应百姓诉求?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民生话题不仅聚焦当下热点,也将前瞻时代变化。“六稳”“六保”中,就业问题位居首位,重点仍然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和困难群体就业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作为单独一节,摆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之首,意味着进入新发展阶段,将更加注重共同富裕等问题。
看点之六:提交审议的两部法律案会带来哪些影响?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的法律案历来受到广泛而高度的关注。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连续6年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重要法律。今年将提请审议的是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正草案。两部法律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制度保障,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监督、代表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不少新经验新成果,需要在法律中予以体现。
看点之七:如何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过去一年里,中国向世界表明了支持经济全球化、实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中国已经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