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未成年人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2021-03-06 19:04:32    慈善公益报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未成年人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人们常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未成年人。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安庭今年带上两会的提案也正是从“保护未成年人的眼睛”开始的。针对“小眼镜”日益见多的现象,他提交了《电子产品显示屏应制订未成年人视力保护的相关标准》的提案。安庭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其中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调查显示,造成“小眼镜”泛滥的现实原因,已从过去课业负担、学习生活照明等因素,大幅度转化为未成年人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上。安庭注意到,未成年人课外使用电子产品的状态不易受控、监护人在现实中难以全面监管等问题,加剧了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趋势。为此,他建议:针对未成年人使用电子产品的一系列问题,教育部、卫健委、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应加强“跨界协同”的机制与水平,针对电子产品显示屏未成年人视力保护的标准进行研讨与探讨,科学制订电子产品显示屏针对未成年人的亮度、灰度、色度、对比度、色调、饱和度、色阶等一系列技术细节制定标准,并根据此类标准,加大针对相关产品的监督执法力度。

  代表委员所关注的不仅有眼睛上的保护,更有精神上的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建议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统一国家标准,提出“家”“校”“企”应协同履行监护责任,从源头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他提出一要做好前置防护,为家长提供易操作的统一监护工具;二要做好事中保护,游戏中按标准设立统一的自动管控系统;三要做好事后服务,要求所有企业建立并公开投诉和举报渠道,制定统一清晰的退费标准,并给有需要的家庭特别关怀。

  全国人大代表李君也建议加大网络游戏监管整治力度,禁止明星代言网络游戏广告,总量控制游戏类目在各类媒体的展示广告和互联网的推送。

  不论是从减少明星代言网游,还是建立健康游戏国家标准,抑或是从舆论的反应来看,网游发展对未成年人的影响都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共同问题。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网络活动以打游戏和聊天为主。网络固然给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提供了新的便利,但同时也给未成年人身心带来伤害,给未成年人保护带来挑战。围绕网络游戏的博弈战已成为亲子矛盾、家庭矛盾的重要诱因。由此,作为一道社会治理难题,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困局必然需要政府、家庭和平台协力合作,共筑游戏防沉迷的坚实防线。

  早在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便发布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实名注册、游戏时长、行业监管等6个方面防止未成年沉迷网游。但时至今日,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实名制名存实亡。之所以出现这一局面,网游平台的利益追逐、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难辞其咎。因此,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统一国家标准,倒逼平台按标准设立统一的自动管控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此举可不断完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与机制,让未成年人保护真正成为一道难以突破的铜墙铁壁。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