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杜超)春节期间,为响应国家“就地过年”号召,海南省各地各单位围绕疫情防控、保供稳价等工作采取了多项务实举措,周密的部署、周到的服务让群众过了一个有“温度”的年。
春节前后人口流动大幅增加,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尤为关键。据悉,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早在一个月前就已指导数字海南团队完成“海南健康码”在重要时期的信息安全保障演练工作,并对码上办事、健康码网络带宽、服务器性能、数据库配置进行扩容,全方位保障海南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因为增加了3个挂号窗口,群众在医院做核酸检测时,从挂号到检测结束只需约20分钟,最快5个多小时,大家就可以通过手机查询结果了。”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区护理负责人林尤佳说,为了方便公司职员等群体进行核酸检测,该院还针对50人以上的集体提供了批量预约上门检测服务。
今年春节,选择就地过年的群众较多,由于正值传统节日消费旺季,做好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变得非常重要。就在春节前夕,海南省总工会指导全省各级工会利用“海南工会云”APP等平台和手段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切实保障职工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饼干、牛奶、饮料……今年春节不用置办年货了!”龙湖海口时代天街一期项目工程部土方工人王晨阳领到海口市龙华区总工会发给留琼过年工人慰问品时高兴地说。
同时,海南省通过全省价格调控监管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向各市县发送预警短信,对市县蔬菜价格突破目标价格情况进行预警,提醒政府做好市场调控,确保群众拎好“米袋子”“菜篮子”。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下,“就地过年”成为新风尚。来自海口市江东新区高品质饮用水水厂项目工地的江苏籍电焊工人郭海建本已买好了回家机票,还做了核酸检测,但由于支持防疫工作最终还是选择了就地过年。“从腊月廿八到正月初七,只要上满一天班就能领1000块钱!”郭海建兴奋地表示。
《慈善公益报》记者从海南省人社部了解到,春节前夕海南省人社部门发布《致广大在琼务工朋友及各类用人单位倡议书》,并指导各市县大力开展稳岗留工留琼过年宣传;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人员启动小额临时救助,同时发放米、面、油、蔬菜、生活用品等物资进行帮扶等。
高校学生也是就地过年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舒适安全,海南大学利用信息化手段精准掌握留校学生情况,组织人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走访慰问;海南师范大学通过多种方式指导留校学生做好个人防护、见习就业、思想教育、心理健康等工作;三亚学院向留校学生开放食堂和图书馆,并正常供应热水和直饮水,运营校园电瓶车和快递业务。
春节期间,海南省各级妇联组织还积极开展“把爱带回家”2021年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重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12345海口智慧联动平台特设“12345就地过年服务专席”,无法返琼过年的海口居民家中如有需要照顾的独居老人等特殊人群,可在服务专席进行登记后由社区居委会提供关爱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当人们沉浸在阖家团圆的节日氛围中时,仍有一群坚守岗位的建设者们。“家人能够理解我,叮嘱我好好工作,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新年小目标,希望成为一名‘明星销售员’”来自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免税店的导购员李京丽这样说道,春节期间,她与897名同事选择在岗过年,服务广大市民和游客。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