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杰)2020年,青海省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中藏医药发展、政府加大投入体现办医职责、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肯定。
一年来,青海省医改“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打通堵点、协调联动”,深化医学、医疗、医保、医药、医院“五医联动”改革,推动综合医改取得新进展,医改成果正在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分级诊疗模式取得新成效。2020年,全省共组建不同形式医联体99个,覆盖所有省市(州)县公立医院、339家基层医疗机构和21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医共体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等因素,在总量内合理配置乡镇卫生院人员,推动医共体内医务人员合理有序流动,优先保证乡镇卫生院用人需要,确保人民群众就近就医。
认真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积极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取消耗材加成,深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通过增量改革、绩效考核、搞活分配等措施,同时提高了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当医疗机构收入结构逐渐转变后,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得到了减轻。
中藏医药改革发展政策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将中藏医定点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并允许医联体内调剂使用中藏药制剂,100种藏成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总数达到785种。
截至目前,青海省53.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100%参保,100%享受医保待遇,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控制10%以内,将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病种扩大到35种。确保了贫困人口常见病、慢性病和“两病”的保障政策落地,为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