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严守食品安全关 守护舌尖安全
2021-01-01 16:48:1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特别是秋冬季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出现,严守食品安全关成为当务之急。当前,各地纷纷落实监管职责,强化全程监管,通过推广“食品安全险”切实筑牢食品安全屏障,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积极推广食品安全险

  近段时间,国外进口冷链食品包装中多次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透露,全国冷链食品抽检阳性率为万分之零点四八。浙江宁波作为我国首个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随着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新冠病毒的风险加大,该市迅速升级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策略,创新性推出全国首个进口冷链食品防疫综合保险,自2020年12月1日起落地生效,保单保费70万元,保额4800万元。

  “这个保险既为企业、也为从业者提供了一份保障,帮助我们减轻了负担,更有底气应对潜在风险。”宁波中远海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据悉,“进口冷链食品防疫综合保险”主要包含营业中断保险、法定传染病危重症保险、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三方面保障内容。其中,法定传染病危重症保险、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还分别附加了法定传染病身故保险条款和传染性疾病保险条款。其中,企业的消杀人员若被确诊新冠肺炎引起危重症,可得到每人30万元的保障,若因感染新冠肺炎导致死亡,将得到每人100万元的赔偿。同时,由于食品、食品添加剂引起新冠肺炎的传播所致的应由企业依法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每人每次最高50万元;单家企业,累计赔偿限额达1500万元。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宁波在全国首创的“进口冷链食品防疫综合保险”,将保险损失补偿功能引入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强化社会共治。下一步,还将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按需拓展保障主体和范围,为进口冷链物防工作筑起坚实屏障。

  另一边,河北饶阳县强化日常监管,在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方面,11家食品生产企业参保,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在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方面等。广西桂林提高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和救助水平,市食安办通过引入第三方进一步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重大风险,以完善食品风险管理制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群众购买食品责任险

  除了管控食品及冷链运输行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各地也越来越重视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险服务,陕西铜川市由市财政出资79万元为全市群众购买食品安全救助保险服务;福建厦门市海沧区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区教育局统一为全区15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购买“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实现了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辖区全覆盖。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多的食品安全保障,广东省梅州市探索实施公共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梅州市由县级政府财政买单,共投入财政资金428.91万元,为全市437万户籍常住人口及外来常住人口购买食品安全公益险。

  据悉,梅州市食安办积极推进实施公共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发动县级党委政府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充分发挥保险的他律作用和风险分担机制。此险种不针对特定人群,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事故中均可得到及时救治和补偿,同时也减轻了各级政府部门处置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压力。

  截至2020年11月,梅州全市8个县(市、区)政府均落实了此项工作,由政府财政投保为当地常住人口购买食品安全公益险,实现了全市全民投保全覆盖,提升了梅州市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

  发挥各方力量,守护老百姓餐桌安全,积极搭建“政府+企业+保险”三个层次食品安全事故责任保障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这将使我国食品安全责任险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