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以残助残 让爱传递
2020-11-03 21:24:4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以后有什么困难随时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力提供帮助,并承诺每月会定期上门做好保洁工作。”这是浙江海盐金亿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负责人戴玲英和志愿者对残疾人的承诺。该中心自2019年9月9日正式启用以来,已为众多海盐贫困残疾人提供了辅助性就业岗位。

“托养+工疗”体验劳动快乐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为帮助他们克服身体与心理疾病,使他们变得阳光、自信、自尊、自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的肯定,该中心不仅从生活上为残疾人提供帮助,还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激发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该中心不仅设立了生活室、咨询医疗室、接待室、活动阅览室和康复室等服务功能设施,还开设了“工疗车间”,帮助残疾人在劳动中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我们通过‘托养+工疗’的形式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弥补福利企业偏重于招收肢体残疾人的不足,使智力、精神残疾人得到有效的安置,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该中心负责人介绍道,这让残疾人在得到生活照料的同时又增加了收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减轻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据工作人员调查统计,目前中心共有27位残疾员工,其中有三分之一无就业经历,更有许多员工存在自卑心理。针对这个情况,在该中心2020年工作计划中,制定了“以残助残”这一创新项目。

以残助残 提供入户帮扶

  为让残疾员工顺利融入社会,该中心分期分批派员到社区困难残疾家庭,为残疾家庭提供志愿服务,送上温暖和关怀,锻炼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气。

  家住海盐县西塘桥街道西塘社区的顾国法,因患有严重肢体疾病,常年依靠轮椅活动。该中心残疾人员工志愿者第一次去顾国法家时,他问道:“你们是什么单位?做什么工作的?” 志愿者告诉他:“我们和你一样,也都是残疾人,也都是政府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在帮助我们”。

  随后,中心志愿者们帮助顾国法清理了破旧的家具、杂物及脏衣服等,并将厨房、卫生间、客厅、房间全部打扫了一遍。电工师傅将原有老化的电线、开关拆除更换。

  “依靠党的好政策,才有我们残疾人今天的幸福生活。”顾国法激动地说,“虽然我没有兄弟姐妹,但你们都是我的亲人。”

  6个多小时的义务活动,尽管大家忙得腰酸背痛、汗流浃背,但看到顾国法开心的笑脸,每个人都感觉自豪和快乐。

  “以残助残,结对帮扶。让中心的残疾员工走上社会、走进困难残疾人员家庭,在帮助更需要帮助的残疾人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该中心负责说,这样不仅培养了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奉献社会。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