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脱贫攻坚 推进济困项目
——淮安市慈善工作系列报道之二
慈善公益报(李玉国 杨信 本报记者 叶清)“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慈善的初心是什么?慈心为民、善举为本;慈善的使命是什么?扶弱济困、雪中送炭。”——淮安市慈善总会会长陈洪玉如是说。
近几年来,江苏淮安市慈善工作全力聚焦脱贫攻坚,持续推进济困项目,并收到了显著成效。《慈善公益报》记者在釆访中了解到,截至目前,仅连续实施3年的“慈善淮安·精准济困”项目就已投入善款860万元,为170户特困户新建、修建房屋9480平方米,目前该项目已圆满收官。
持续实施“光彩慈善安居工程”。淮安市慈善总会在前3年对省级重点扶贫片区淮安、涟水、盱眙3县区15个乡镇进行“三助”组合帮扶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慈善总会实施“光彩慈善安居工程”,进一步扩大帮扶范围,覆盖到省级扶贫片区以外的淮阴、盱眙、清江浦3个县区7个乡镇,为33户特殊困难家庭助建(修)住房,助学12人,救助资金297.12万元。经过市、县(区)、镇、村的共同努力,截至去年年底,助建(修)房工程全部竣工。其中,淮阴区刘老庄镇、盱眙县管仲镇集中居住点,水电到位,室内装修、生活设施及家具基本配齐,达到了“拎包入住”标准。所有特困家庭在入冬前全部住上了新房,高质量完成了江苏省慈善总会“光彩慈善安居工程”任务。
坚持扶贫扶志相结合,开展“精准济困”。联合淮安市魔幻童年艺术团志愿者举办了第4期“有梦想,共成长”慈善助学夏令营活动,涟水县前进、麻垛、徐集、黄营等7个乡镇34名助建贫困家庭孩子参加,通过活动传播了正能量,在孩子心灵播下了慈善的种子。该项目荣获淮安市政府颁发的“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受到淮安市主要领导多次表扬。去年3月份,江苏省慈善总会在淮安市召开全省慈善会长会议,推广了淮安市慈善总会“精准济困”的经验做法。在去年7月下旬江苏省民政厅和江苏省慈善总会主办的“2019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钟山慈善行动暨首届江苏慈善论坛”上展示了淮安市“精准济困”项目成果。在省内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果,该项目已经成为淮安市慈善项目的重要品牌。
深入推进“慈善淮安”系列救助。去年全年,淮安市慈善总会共开展了12个救助项目,均圆满按时完成。其中“计生润家”项目,救助标准由往年每户2000元提高到2600元,为全市困难失独家庭提供救助295.88万元。实施“阳光助医助困”项目,救助困难家庭大病患者142人,共支出资金82.08万元。实施“关爱警察”项目,会同市警察协会救助公安烈士子女和离退休困难民警40万元。同时,积极开展“护苗行动”,配合江苏省慈善总会救助困难大病患儿172人次,配套资金60.38万元。精准实施“情暖江苏·爱在淮安”项目,救助低保户和建档立卡户大病患者1260人,投入126万元。
在定向捐赠救助项目中,淮安市慈善总会协调江苏中烟、江苏韩泰轮胎、民建思源基金、淮安万邦香料公司、淮安中山医院、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淮安光明眼科医院等捐赠单位加大扶贫投入。仅江苏中烟用于涟水县陈师街道红旗村和梁岔镇费庄村的扶贫项目就达50万元。淮安光明眼科医院投入慈善助医基金救助患者34.64万元。淮安民建思源基金帮扶贫困学生及民建会员52.61万元。
根据江苏省慈善总会统一协调,积极助力西部地区脱贫攻坚。淮安市慈善总会先后向陕西省太白县扶贫爱心商店捐赠10万元, 向宁夏石嘴山市福利院捐赠儿童康复设备价值4.99万元。
充分调研是精准确立帮扶项目的基础。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为了精准济困,淮安市慈善总会领导班子不辞辛苦,走村串户,多次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现场察看困难户的生产生活状况,带领帮扶对象走出去参观考察。召开扶贫现场会、经验交流会,邀请有关专家、法律工作者对济困立项科学和依法评估……通过充分调研,最终确定项目并稳步实施,使在基层普及政策时没有落实到位的特困群体能够得到及时救助,也有效降低了脱贫线上困难户返贫的可能性。淮安慈善工作者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果,得到贫困群众及全社会的认可和信服。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