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党员“认领服务”为百姓幸福助力
2020-06-16 22:29:26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邻里矛盾怎么调节?如何进行居住环境整治?社区居民需要哪些服务?”……近年来,在基层工作中,通过党员“认领”服务项目的方式,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党员队伍活力,提高了党员参与村务的积极性,也妥善办理了一批批民生实事好事,真正帮助群众解决了操心事、烦心事。

认领环保服务 助建美丽家园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美丽乡村,今年以来,河南省南乐县组织全县各级干部、村支两委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捐物、投工投劳,积极与乡村有效对接,通过党员干部“认领胡同”并进行道路铺设和硬化,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不便,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南乐县梁村乡灵活运用“能人认领制、共享共建制、激励奖补制”措施,营造全民动手、全民参与氛围;南乐县西邵乡以胡同划分网格,每个村每条胡同都任命一名党员担任“胡同长”。

  “把家收拾干净了,日子也会越过越好!”“不用羡慕城里,咱自家门口就有公园,村里的胡同干净又平整,大家的日子越过越舒心!”近日,张果屯镇赵庄村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据悉,在党员干部“认胡同、绿墙根”示范效应的带动下,村民不但把自家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主动为村里清扫街道,其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南乐县各级党员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目前已认领胡同1284条,捐助资金114.8万元,各乡镇认领胡同“公仆巷”标牌也已经按照要求悬挂完毕。

  不只是在南乐县,北京通州梨园镇魏家坟村的党员们纷纷实名认领垃圾分类站,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村民争当垃圾分类小能手,为居民当标杆、作表率;四川成都温江区金马街道光明社区60余名小区党员带头签订绿植认领责任书,引来了许多社区居民关注和点赞。

认领社区服务 帮群众解难事

  困难帮扶岗、安全巡逻岗、纠纷调解岗……近日,67岁的老党员赵成兰来到重庆市春晖路街道松青路社区,在仔细查看了服务岗位后,她认领了“纠纷调解岗”,并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看了社区党员认领责任书上的10余个服务岗位,觉得‘纠纷调解岗’更适合自己,但是遇到其他服务岗位上的工作,我也不会袖手旁观。”赵成兰说,自己平时就喜欢管“闲事”,走在小区里大家都认识她,有什么事业愿意找她,大家也一致认为“纠纷调解岗”最适合她。

  据了解,自今年1月份以来,社区经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党员年龄、性别、岗位、特长、职业等条件,制定了10余个服务岗位,号召辖区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管理,自愿认领服务岗位,进一步激发党员参与服务活动的热情,将服务融入生活,用温情维系群众。截至目前,松青路社区共有43名党员认领了服务岗位。

  不只是在重庆,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通羊镇凤池社区党员认领各类服务岗位,建立了“居民点菜、社区下单、党员干部接单”的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贵州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法院的39名党员干警纷纷带着“一信一表一徽”认领服务岗位,为辖区群众解读扫黑除恶、疫情防控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提升百姓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通过“认领服务”让党员动起来,不仅充分调动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