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精准脱贫提速在“指尖” 帮扶在“心间”
2020-05-20 09:52:40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敬)_每天一来到单位,熟练地打开电脑里的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对辖区低保人员信息进行录入,已成为河北省曲阳县路庄子乡民政所所长马优近期的习惯。多年在基层从事低保统计核查工作的他对此感触颇深,“系统中低保对象、贫困对象等分类更加明晰了。”这是近日河北省民政厅建立与民政部和省扶贫办、省残联等部门数据资源长效共享机制,依托河北省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全省低保对象、剩余贫困人口和防贫对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成效。

  变“面上掌握”为“精准到人”,由“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从“事后监督”到“实时监测”,大数据分析应用已成为各地政府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监督,最终达到精准脱贫的有效手段。

俯瞰“贫困户图纸”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广西全区APP用户91万个,日活用户30万,日均访问量1000万次左右;帮扶联系人打卡累计1477万次,帮扶人修改贫困户基本信息累计2565万条,帮扶记录上传累计1630万条。目前,遍访系统已在全区得到应用,用户量约2.2万个,累计访问贫困户数约115万户。

  “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对转变帮扶工作方式,提高扶贫工作效率,打通扶贫工作‘最后一公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治区扶贫办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广西利用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围绕着“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大问题,实现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脱贫攻坚业务管理机制,建成了全区统一、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的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

  “通过广西扶贫APP,帮扶联系人可以实时查询所联系贫困户在国家扶贫信息系统上的数据,如有变化则可直接在广西扶贫App上更新。”该负责人表示,全区各地的扶贫信息统一导入大数据平台系统中进行数据整合,可“俯瞰”“秒读”全区贫困人口情况,改变了“信息孤岛”现象,推进了信息共享,突出了“精准”,提高了脱贫效率。

助力“云脱贫 云致富”

  “你说东家贫,他说西家穷,谁是贫困户,有嘴说不清。”作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的省份,贵州扶贫工作长期存在精准识别难、采集数据难、实施监督难等多重难关。随着贵州大数据产业日趋成熟,大数据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日益显现。2015年12月25日,“扶贫云”在“云上贵州”平台应运而生,大数据与大扶贫融合,确保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有效落实。

  从桐梓县楚米镇三台村搬迁到蟠龙社区的李怀妹,在桐梓县2016年开发的易地扶贫搬迁大数据管理平台上填了表格,信息匹配后,她获得了缝纫技能培训,成功被制衣厂录用,每月至少可以拿到2500元工资。

  2018年,贵州省“扶贫云”共帮助全省各地标识计划脱贫36万余户140万余人,针对帮扶措施落实情况预警33万余次,为全省各地特别是18个县高质量完成减贫任务如期摘帽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数据不仅帮助贵州精准“云脱贫”,还助力了“云致富”。农特优产品乘坐互联网快车打通了销路,通过电商扶贫达到数据帮农、数据富农。让这个我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走出高山深谷的贫困时代,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2019年,贵州省省长谌贻琴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数据成为世界认识贵州的新名片”。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