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企业民族心
——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全面调动资源力量投入抗疫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万里千秋事,未敢忘忧国。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民族企业碧桂园集团及旗下国强公益基金会与全国爱心企业、机构一道,同心共行,同舟共济,充分调动自身资源力量,通过捐款捐物、出人出力,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彰显了一个民族企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碧桂园集团率先于1月24日除夕之夜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1亿元善款,设立首期抗疫基金,并于2月13日再次追加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抗击疫情。截至4月20日,两笔捐款已有超过1.9亿元实际支付或签署支付协议,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来自民族企业的力量。
捐钱捐物 出人出力
捐钱捐物,出人出力,是碧桂园集团与国强公益基金会最直接、最有效的投入全民抗疫的方式。
捐钱:国强公益基金会以“国强关爱防控新冠肺炎医护人员专项资金”名义分别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2000万元,向广东省慈善总会捐赠2320万元,向广东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捐赠500万元,用于关怀关爱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家属;向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捐赠550万元,用于为疫情防控志愿者购买防护物资;向广东省民政厅捐赠320万元,对1600名参与疫情防控的广东社工予以补贴;向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捐赠40万元,用于关爱湖北地区受疫情影响的青少年……
捐物:基金会向疫情防控一线捐赠防疫物资达1.23亿元,其中包括2万只测温枪,240万只口罩,4.4万只护目镜,27.8万套防护服……
出人:基金会第一时间成立了由20余位骨干组成的专项团队,成功克服物资采购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困难,保障了抗疫供给线的畅通,并动员与带领大量志愿者参与防疫物资的运输、搬运及分发工作。截至目前,基金会已成功采购物资超过70批次,捐赠给逾百家受赠单位。
出力: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用于抗疫方面的其他支出达2000余万元,包括于前方调动“煲仔饭”机器人驰援一线,解决医护人员无法用餐或用餐不及时等问题;于后方保证广东援鄂医护人员返粤后的疗养服务等,全方位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紧急采购 内外共助
为应对疫情初期防控物资紧张问题,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启动了应急物资全球采购行动。自1月24日到27日仅3天时间,国强公益基金会利用集团全产业链资源优势,寻源医疗物资供应商500余家,紧急采购物资30批次,近10万套防护服、22万双医用手套等防护物资专机运输至湖北15个城市,并向包括武汉在内的15个城市捐赠价值20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此外,国强公益基金会还联合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采购了价值约469万元的医疗设备,定向捐赠湖北荆州疫情防控定点医院。截至目前,基金会已采购医疗设备及物资超过9000万元。
抗疫扶贫 左右开弓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将抗击疫情与扶贫脱贫相互融合衔接,两手共抓,双管齐下,是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之举。基金会大量采购来自全国各地的扶贫农产品向疫情防控一线地区运送,既解决了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农民增收问题;又有效缓解了疫区市民生活物资的供应难题。
在基金会理事长陈翀“把紧缺物资尽快送到一线去”的动员令下,2月21日,基金会采购了首批来自全国8省16县共240吨的扶贫产品,此举共链接贫困户1848户5544人。该批物资分别从广东、河北、河南、江西、内蒙古等地被火速运抵湖北抗疫一线,受益者近5000人;同时送往武汉市内超过50个社区,使近6万户家庭受益。自2月25日起,第二批陆续采购自全国9省14县共472吨的扶贫农产品运抵湖北,共惠及3395户1018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使湖北8个城市逾30个社区约5万户居民受益。截至4月8日,碧桂园集团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发起的“保供给,防滞销”采购专项行动共投入近3000 万元,采购来自全国18省48县的扶贫农产品164种,共计1847.5吨。扶贫合作社与扶贫企业以聘请贫困户务工、收取贫困户滞销农产品等方式链接和带动贫困家庭50067户约13.6万人实现了增收。
国强公益基金会负责人对记者说:疫情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次大考。经历过这次考验,碧桂园集团今后的扶贫公益和商业向善之路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