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驻村第一书记雍传义的三年扶贫路
2020-05-11 09:33:20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馨 通讯员 闫占廷)“苏庄村临近华堡镇,村‘两委’班子不健全,3个自然村矛盾多,是一个典型的软弱涣散村……”2017年8月2日,河南宁陵县教体局干部雍传义来张弓镇政府报到时,有人迎头就给他浇了一盆冷水。但是,不服输的性格激起了雍传义的斗志:“我来就是啃硬骨头呢!”

  走进荒草遍地的苏庄村村委会大院,抬头看到旗杆上的国旗已经褪色,雍传义作出的第一个决定是:召集村里的党员举行升国旗仪式。他组织大家将村委会庭院打扫干净,奏响铿锵有力的国歌,一面鲜红的国旗在大家的注视中冉冉升起。在国旗下,雍传义和全村党员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言,并告诫大家不忘初心,团结起来为人民服务。

  驻村后,雍传义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贫困户的档卡漏洞百出。为了做到精准扶贫,从驻村第一天起,雍传义进东家串西家,对全村贫困户逐户进行走访,详细了解生产生活状况,摸清底子找准“贫穷根”。经过入户核查、精准识别,雍传义将不符合贫困户要求的人员清退,把漏评的贫困户添加入档。同时,他将全村47户建档立卡户的贫困原因一一找出,解难题、定措施、拔穷根,把扶贫工作做到点子上,确保扶贫政策真正惠及到贫困群众。

  贫困户祁洪礼夫妇年过六旬,又体弱多病,怎么才能尽快脱贫?雍传义入户走访时,热情鼓励祁洪礼夫妇搞山羊养殖,投入少、见效快。祁洪礼信心十足,在家养起12只山羊,现在已经繁殖了8只小羊,很快就能实现自己的脱贫摘帽梦。群众的需求无小事,老百姓一有难事找上门来,雍传义总是笑脸相迎,真心帮扶解忧帮困,使其满意而归。

  40岁的雍传义不善言谈,只埋头做事,他一心做实村内民生工程,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三年来,硬化通村道路3公里,安装路灯30盏,设置垃圾箱33个;贫困户转移就业36人,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12人;建档立卡户“六改一增”政策落实中,享受危房改造6户,改院27户,改厕37户,家电添加47户;免费健康体检全覆盖,安全饮水全覆盖,中原农业保险全覆盖……

  “第一书记雍传义扶贫不足3年,贫困落后的苏庄村真是大变样儿。现在苏庄村村‘两委’班子健全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贫困户也积极上进,纷纷缴纳孝善基金、竞选十星农户,这些可喜的变化都是他努力奋斗的结果。”张弓镇镇长赵儒磊对雍传义的评价很高。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