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常熟启动“慈善文化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
2020-04-21 23:58:14    慈善公益报

在校园里播下慈善的种子

常熟启动“慈善文化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

 

   慈善公益报(陈竞之 本报记者 艾捷)经过漫长的假期,各年龄段的学生近日陆续回到校园。在恢复正常学习的同时,江苏常熟市教育局和常熟市慈善总会联合发布的“慈善文化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也正式启动。在这个春天,三年行动计划将播下慈善的种子,让善念伴随孩子茁壮成长,让善行在校园落地生根。

  “用心寻找慈善,我们身边能看到什么?在爱心人物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让社会充满爱,我们能做什么?”4月16日,一场以“行善真好”为题的征文活动在常熟启动。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面向97所中小学校和职业院校的学生,由常熟市慈善总会牵头,爱心企业江苏阿仕顿服饰有限公司冠名支持,征集评选的优秀作品将在媒体上刊登并汇编成册,发放给中小学生传阅,进而通过专题阅读、主题活动和课外实践,使更多学生在身边的慈善事例中汲取营养,助力他们更加健康和全面地成长。

  市慈善总会会长徐永达介绍说,此次征文比赛,是常熟市“慈善文化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中的一部分。该计划的根本目标在于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发现和理解善意,感恩并实践善行,从而树立懂得感恩的精神品格,养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慈善行动的良好生活方式,让慈善文化成为师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的助推器。而慈善文化进校园,第一步就是要将慈善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在被称为“积善乡”的辛庄镇,有一所小学率先开启了“慈善进校园”模式。2019年初,辛庄中心小学建成百米慈善长廊,成为学校德育建设新载体。连接两栋教学楼的空中走廊记录了古往今来,从国家到乡镇的善意善举。空中走廊向一颗颗稚嫩的心灵传递着正能量。在长廊里的“爱心树”上,学生们用手中的笔写下了对爱心的见解:“爱能融化冰雪,爱能打开心扉,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爱会给我们欢乐与力量”“我们的每一个瞬间,都可能改变世界,请大胆地拿出爱心,奉献吧。”

  除通过构建独特的校园慈善场景,占领校园橱窗、黑板报等阵地以营造慈善氛围外,“慈善文化进校园”更需要全方位的深入融合。慈善文化进校园把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慈善作为办学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必要内容,与文明校园建设相结合,被列入文明创建和常态化建设指标。慈善文化更是与德育活动、课堂教学研究相结合,寓教于乐地影响孩子的心灵,深挖教材中的慈善因素,整合学科教学中的慈善教育资源,用慈善教育正面影响孩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同时,慈善文化进校园,也要将慈善理念深入教职员工心中,倡导全校上下开展志愿服务,这将有利于深化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慈善文化进校园,最终是要将“善意”落实到行动。根据“计划”要求,各学校要结合各自特色,组织学生献爱心,参加志愿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常熟市慈善总会和教育局还计划定期举办全市师生喜闻乐见的慈善主题活动,例如慈善人物慈善故事分享、故事会、朗诵会、书画展、慈善手语夏令营等内容。最终,将由市慈善总会牵头,吸纳若干所学校形成慈善校园联盟,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助推形成全市校园的“慈场”。

  街头巷尾的慈善广告、公交车上的慈善之歌、公园里的爱心墙、客厅或书房的慈善年画、电视和报纸的慈善新闻、城市和乡间的慈善展馆……在常熟,慈善文化正以各种形式走家入户,入脑入心。“慈善既是一种爱心表达,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也必须从娃娃抓起。”徐永达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