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冷水江的春天 荒山变“金山”
2020-04-08 00:21:2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白雪)4月3日,在湖南省冷水江市竹山村的白鹰岩油茶种植基地,脱贫户杨亲情正用耕土机在为油茶树松土。放眼望去,白鹰岩山头都是绿油油一片,油茶、猕猴桃、李子、黄桃等各种经果林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盎然生长。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竹山村位于锡矿山高寒地区,路途偏远,交通极为不便,全村大部分处于煤田采空区,曾是全省扶贫开发重点村和冷水江市14个重点扶贫村之一。全村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农民仅以耕种薄田瘠土维持生计,目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0户,378人。

  “贫困户以前的房子都开裂了,门窗都是坏的。全村全是泥巴路,坑坑洼洼,开车不能超过20码。”交通局驻竹山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段睿告诉记者,“不仅如此,从村里往山上看去,毛草丛生,一片荒芜”。

  面对村里的经济发展困境,怎么让村民脱贫成了扶贫工作队心里最深切的愿望。

  2014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竹山村,让这个深山里的小山村实现了一场美丽“蝶变”。2018年,扶贫工作组在村里修建了饮水工程,硬化竹泥公路4.8公里,还对部分重点路段的河道改造。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完成油茶林、猕猴桃及桑蚕等经济林种植600亩,发展魔芋、生姜、辣椒种植300亩,发展稻田养鱼50亩,此外,还建好了120千伏安光伏发电站。目前,全村贫困人口已实现全部脱贫,村民正满腔热情向全面小康的路上大踏步前进。

  一条条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像一条条白丝带绕着各个山头蜿蜒。竹山村修建竹泥公路4.8公里,通组公路7.7公里,共计12.5公里,总计投资2000余万元,道路两旁栽满了各种绿化苗木8000多株。

  现在的竹山村,山上已是郁郁葱葱,果林遍地。目前,该村一共新建了4个农业产业基地,共2500余亩,种植油茶林,猕猴桃,板栗、金秋梨,黄桃,桑叶树等十来种高寒经果林,为378个贫困户提供委托帮扶,解决贫困人口就业160余人。“一个月可以有一两千块钱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正在基地耕地的贫困户杨亲情高兴地说。

  72岁的贫困户谢习堂家的房子通过修缮加固,焕然一新,“我们养了两头牛,还养了十来只鸡,有时还到基地去干下农活赚些工资,每个月有一两千块钱收入,感谢政府,日子越过越好了”,谢习堂和他老伴脸上都笑开了花。

  危房重建,贫困户新建的住房,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目前,竹山村共易地扶贫搬迁7户,完成127户贫困户危房改造。

  旅游消费也为脱贫“造血”。村里旅游住宿租用农民闲置房,村民每年每户租金可得3000元。当地还顺势而为,建立竹山旅游合作社,直接为村里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82个。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脱贫,让这个曾经的纯苗族聚居村变了样,如今的竹山村,不再是贫瘠、破败、荒芜的贫困村,这里小桥流水,果树飘扬,鸟语花香,鱼肥瓜香,已经成了人们结队出游,采摘果子,垂钓游玩的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