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甘肃省5部门联合制定稳就业相关政策细化措施
2020-03-23 12:19:20    慈善公益报

助力疫情期间贫困劳动力就业

——甘肃省5部门联合制定稳就业相关政策细化措施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近日,甘肃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工信厅和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就业工作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加强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加大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有序组织劳动力输转、提高稳岗补贴标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放稳定就业奖补、发放培训补贴和向扶贫车间兑现跨省区运输费补贴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了政策措施,明确了奖补标准和具体操作规程。

  《通知》提出,对以外出务工为主、参加有组织输转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利用扶贫资金给予差别化、阶梯式奖补,包括交通补贴、劳务奖补和生活费补贴等,鼓励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可能致贫人口外出务工、长期务工和稳定务工。

  《通知》指出,截至2020年底,对不裁员或少裁员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受疫情影响较大,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上年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且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可按6个月全省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上年末参保职工人数确定。其中,对深度贫困地区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可以将稳岗补贴标准提高到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60%。对符合以上条件的龙头企业,应在稳岗补贴方面给予优先保障。

  同时,疫情防控期间,给予吸纳本地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生产经营主体一次性奖补。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本地贫困劳动力且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按3000元/人标准给予生产经营主体一次性奖补;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按5000元/人标准给予生产经营主体一次性奖补。

  另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此项《通知》还提出,要加大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今年,在全省原计划新开发3万个乡村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由市县根据劳动力返岗滞留情况和防疫工作需要,再增加开发2万个临时性乡村公益性岗位。其中,3万个岗位开发范围重点保障8个未摘帽贫困县、395个未脱贫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和其他深度贫困县。岗位设置将在以往保洁、保绿、乡村道路维护等8大类的基础上,新开发爱心理发员岗位,通过建立“爱心发屋”,为本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等免费提供理发服务。岗位补贴由省级就业补助资金与市县自筹资金各承担1.5万个。服务期限原则上3-5年;2万个岗位开发范围主要面向75个贫困县,重点保障8个未摘帽贫困县。岗位设置由市县根据劳动力返岗滞留情况和防疫工作需要,主要开发保洁环卫、防疫消杀、巡查值守等临时岗位。岗位补贴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承担,服务期为疫情防控期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