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郭诗锦)发口罩、宣传防疫知识、提供心理咨询……为了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全国各地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奔波在抗疫一线,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多地社工和志愿者主动请缨,迅速行动,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中,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对疫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奋战的背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之歌。他们以行动汇聚力量,用微笑传递温暖,以真情善举践行初心使命与关爱同行。
政府社工联动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黑龙江省民政厅第一时间向全省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发出了倡议,组织、动员、支持、引导社工组织、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支援武汉、下沉社区、服务机构,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组建起龙江抗击疫情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龙江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倡议发出后,全省60多家机构、10余所高校的170多名社工专家、心理医师和社工组织积极响应,招募组建了200多人的应对疫情志愿服务网络,形成了省内首批由专业化社工和志愿者参与的“龙江抗击疫情志愿服务队”。同时,从“龙江抗击疫情志愿服务队”中优选出具有危机干预经验的35名专家,组建“龙江社工驰援武汉组”,以“线上”服务方式,协同武汉地区部分街道的居委会及医疗机构,开展武汉防疫一线社工服务。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黑龙江省67个社工服务、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团队,按照“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社区、患者心理支持”4个需求对象类别,循序渐进地开展深层次社会工作服务。由280名专业社工、心理专家组成的17个志愿服务队为全省养老机构等民政服务机构提供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承担力量支援、技术支持和心理咨询工作任务,编制《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关护指引》,为社工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专业指导,线上培训各地工作人员800多人次。此外,还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城乡社区开展心理慰藉、危机干预、社区排查、分发防疫用品、公共场所消杀、防疫知识宣传、发放张贴宣传单等志愿服务活动。
强化兜底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同样有一群“红马甲”活跃在山东省威海市疫情防控阻击战前线,他们是威海民政志愿者。他们全员拉网排查,强化兜底保障工作,使防控工作不存盲区。
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每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堡垒。威海市民政局34名党员志愿者主动到社区报到,全力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们每天通过电话随访、发放宣传单页等多种渠道,联系500多户社区居民,普及疫情防控常识,帮助大家落实好特殊时期“不串门、不集会、不聚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防护措施,积极参与排查进出小区车辆、门岗卡检查等工作。同时,志愿者们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送去防护用品及食品,作为社区防控的补充力量,共同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尽管面对着严峻的疫情形势,威海民政志愿者们在对低保、特困供养对象等弱势群体进行疫情防控的同时,也想方设法加强基本生活救助,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不受疫情影响。威海市民政局成立市、区(市)、镇(街道)、村(居)四级困难群体救助保障网络,民政志愿者们以“逐户摸排、包户到人、责任到人”的形式,对全市困难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中高风险人员,进行关怀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关爱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