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按“暂停” 扶贫按“快进”
全国多地开展抗疫情、防返贫行动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敬)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各地正统筹安排、一体化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山东、重庆、江西等地区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在为疫情按下“暂停键”之时,为扶贫、防返贫行动按下“快进键”。
海南:消费扶贫助力产销对接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南省部分农产品尤其是扶贫产品的产销对接渠道受阻,影响了贫困群众的收入增长。为此,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日前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抗疫情防返贫消费扶贫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全省开展抗疫情、防返贫消费扶贫行动。该行动旨在保证扶贫产品顺利销售,防范因疫情可能导致大面积返贫。
根据《通知》要求,海南各定点扶贫单位要全面掌握定点扶贫村现有扶贫产品信息,特别是滞销扶贫产品信息,在本单位本系统发起扶贫产品爱心认购活动;各单位机关党委、党支部要动员全体党员积极参与抗疫情防返贫消费扶贫行动,关注供销社“海南消费扶贫抗疫保供产销对接大行动”,复制推广供销社系统瓜菜进社区直供销售模式;各级工会可根据相关规定要求,采购扶贫产品特别是滞销扶贫产品,作为工会会员法定节假日福利;有食堂、餐厅的单位要通过各市县供销社、海南爱心扶贫网平台大宗采购专区或者通过平台“战‘疫’助农”专区提供的扶贫产品信息直接对接贫困户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动在各市县区的落实情况,将作为年度市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内容。
江西:全面兜牢脱贫基本保障防线
记者了解到,疫情对于江西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营主体带贫作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以及扶贫项目实施进度等方面。从调度情况看,江西具有扶贫功能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中,部分经营主体的产品销售、原料运入、用工招工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同时部分贫困群众外出务工、返岗就业受疫情影响。
对于上述影响,江西出台哪些政策及应对举措?江西省扶贫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饶振华在省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江西通过强化纳税延期、税收减免、房租减免、物资运输等政策支持,帮助扶贫经营主体复工复产。截至2月27日,全省47634个具有扶贫功能的带贫益贫经营主体,已有34768个复工复产,复工率73%。
同时,还对受疫情影响的低保户、特困供养户、残疾贫困户等特殊群体,统筹发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综合保障作用,全面落实低保、医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社会保障政策。
重庆:就业实现“点对点”一站式服务
疫情发生后,重庆市扶贫办认真评估疫情对贫困人口在致贫返贫、发展产业、外出务工、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影响,积极制定应对措施。
记者了解到,截至2月20日,重庆市有2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务工就业,占去年务工人员的30%左右。为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重庆市扶贫办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贫困群众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通过全力帮助贫困群众返程务工,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按照“分批有序错峰”要求,引导贫困劳动力合力安排返城返岗时间,采取“点对点”包机包车包专列等方式解决交通问题。
目前,重庆30个区县农民工集中统一乘坐动车专列、飞机赴浙江绍兴、山东日照等相关企业复工,全程严格按照疫情要求组织专人、专车、专场、专线,实现“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