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钰博)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奔赴抗疫第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派出出精锐医疗力量达到4.2万人,其中护士有2.86万名,占医疗队总数的68%。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无论是在方舱医院还是隔离病区,或者是救治重症的ICU,都有护士的身影,护士在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中精心照顾、精心治疗、精心观察病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他们与医生一道,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也用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常常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手段非常复杂,护理工作极大,对护士的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密切医护配合和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危重症患者的整体护理。
据了解,此次在国家援派的医疗队中共派出5500余名重症专业护士,(且国家队中有1.4万名护士服务于重症护理,约占派驻护士总人数的一半),他们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在救治的工作当中,重症护士一方面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关注他们呼吸循环的情况,同时要严格做好人工气道的管理、肾脏替代治疗、ECMO护理、俯卧位通气护理等。对于危重症患者同时要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事实证明,护士们的精心护理,让病人的病情得到了缓解,情绪得到了纾解,确保了救治效果。
与病患密切接触的重症专业护士也面临感染的危险,因此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牵动着众多国人的心。2月29日,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郭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的要求,所有援汉的医疗队的队员在上岗之前都要接受院感防控知识和个人防护技能方面的培训。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还组织了院感防控专家组的专家到医疗队驻点以及武汉市当地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进行现场培训,指导这些医院进行病区的布局和院感管理方面的培训,同时指导医疗人员在隔离病区、生活区域、交通出行以及其他区域的院感防控。
郭娜表示,援汉医疗队也得到了受援单位组织邀请的一些院感专家以及各个医疗队前期已经赴汉工作非常熟悉当地情况的一些院感专家们的指导和督查。目前各个医疗队都已经成立了院感小组,负责院感防控工作的日常培训、监测、考核和督查,确保院感防控工作各项措施严格执行,落实习总书记“切实加强防止医院感染工作,做好医务人员科学防护和培训”的指示精神。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牵头紧急制定的《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规范》,已经通过文件印发给了地方。其中关于重型、危重型患者病情监测护理规范、机械通气护理规范、俯卧位通气护理规范以及镇静镇痛患者护理规范等,对于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