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付碧强 本报记者 权敬)过年回家是在城务工朋友们的大事,也是牵挂着党和政府以及无数社会组织的民生要事。作为2020“平安回家”公益活动的协办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慈善会连续多年参与其中,助力数千在莞务工人员回家过年。此外,慈善会还通过多个慈善项目帮助东莞市异地务工人员,将爱心聚焦在莞务工人员这一群体,推动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连续第三年助力“平安回家”
帮助在莞务工人员圆梦回家过年,这少不了爱心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平安回家”的支持和爱心奉献。东莞市慈善会就是其中的爱心代表之一。从2018年开始,市慈善会连续三年参与“平安回家”公益活动,帮助数千人踏上回家暖途。
十余年关注在莞务工人员,爱心汇聚,助力友善城市建设。这与以开展公益活动、发展慈善事业为主要任务的东莞市慈善会理念相符。市慈善会以扶贫济困为己任,积极开展扶老、恤孤、助残、助医、助学、赈灾等各种慈善救助活动,在协助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全市慈善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平安回家”,东莞市慈善会点赞道,“平安回家”公益活动已经连续举办11年,累计帮助12000余名在莞务工人员回家,将来自东莞的温暖传递到了多地。该项活动是主流媒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传播慈善文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具体体现,在构建我市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多项目聚焦在莞外来务工人员
除参与支持“平安回家”活动外,东莞市慈善会每年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导向作用,积极实施各类慈善惠民项目,帮扶本市户籍和在莞外来务工人员中的困难群众。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2019年,“海豚计划”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以每人1万元的标准资助全市142名0至6周岁脑瘫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东莞福彩关爱基金临时救助项目2019年共救助困难群众50人次,发放救助金97万元;资助全市困境患癌妇女救助项目30.5万元,共救助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患癌妇女41人次。此外,东莞市慈善会第一届慈善公益创投活动资助实施的“让爱回家”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项目重点关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问题,通过运用互联网以及项目实施主体建立志愿者网络,协助在莞流浪乞讨人员回家或就业。
自2006年成立以来,东莞市慈善会在制度建设、资金筹集、公益行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东莞市慈善会累计筹募善款约20.64亿元,支出约17.35亿元,受益人群遍布市内外。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