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大秦岭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
2020-01-12 11:05:24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胡运森 本报记者 王杰日前,由陕西省慈善协会与中国艺术节基金会生态文化保护基金共同组织的“2019大秦岭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重点就秦岭生态与陕西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桂维民、张宝通、马义芳、冉龙华等专家教授在论坛上作了精彩演讲,省慈善协会名誉会长陈再生、会长刘维隆、主任王诚出席并讲话。

  秦岭,西连昆仑,中分长江黄河,亿年巍然,是中国的“宗山”,亦足可谓华夏的“祖山”。秦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是大自然对华夏民族的慷慨馈赠,秦岭作为“中国之肺”,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同时,华夏民族精神多是源于秦岭的滋养,它们之间有着阴阳互生的关系,没有秦岭的雄起,就没有华夏的文化结庐。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举办大秦岭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对中国人了解秦岭,了解宗脉之源,吊唁先人具有深远的历史、环境、人文意义。秦岭作为荣都祖山,是了解华夏文明的第一窗口。对祖山的生态文化保护做对了做妥了,将深远影响、有力感染到华夏文化的传承以及国际影响力。专家们称赞大美秦岭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陈再生高度评价大美秦岭,他说:“要树立大秦岭意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保护好秦岭环境生态,为大秦岭生态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刘维隆指出,秦岭的重要,不仅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上,也体现在独特的生态系统上。他强调,秦岭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我们共同的“父亲山”。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为秦岭尽点心,发点声,出点力。此外,编纂《秦岭志》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以大联合形式,切实把《秦岭志》编纂好。

  会议期间,王诚主任、孙忠信副会长分别发布了编纂《秦岭志》的倡议书、联合机制建议书,成立了《秦岭志》编辑委员会。爱心企业家现场捐赠了善款。

  陕西省人大、省政协、省林业厅、省环保厅、省广播电台、闻出版广电局、省地方志办、省新丝路企业发展促进会、国际道教协会、陕西名家画院、中国艺术节基金会、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及西安市有关方面的负责人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