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慈善一日捐”在坚持中突破 于创新中发展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安迪 通讯员 王靖 江丽君)衡阳的 “慈善一日捐”连续多年坚持举办,并且覆盖面越来越广、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募集数量连创新高、总量位居全省第一。这种强烈反差,让衡阳“慈善一日捐”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
从几百万元到一千万元,用了三年,从一千万元到二千万元,只用了两年,湖南衡阳“慈善一日捐”近几年的增长状态,可以用“跨越式”来形容。由于成绩显著,2019年,株洲、重庆等省内外慈善总会纷纷赴衡阳,学习“慈善一日捐”募集经验。
“慈善一日捐”在衡阳能连续多年坚持,并且覆盖面越来越广、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募集数量连创新高、总量位居全省第一。这是很多省内外同行不远千里来到衡阳想探究的答案。
在衡阳市慈善总会会长蒋勋功看来,“慈善一日捐”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良好态势,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
2017年,时任市长郑建新召开政府常务会,12个政府投融资公司注入慈善基金6000万元,解决了慈善工作一系列重大问题,并提出了打造“爱心之城、慈善之都”,为衡阳慈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每次“慈善一日捐”活动,市委书记郑建新、市长邓群策都带头捐款,起到了极佳的引领作用;市委副书记廖健多次听取慈善工作汇报,副市长杨龙金多次专题调度,他们既当指挥员,又当劝募员,积极组织引导“慈善一日捐”活动的开展。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截至2019年11月30日,衡阳“慈善一日捐”募捐基数达到了2512.27余万元,比上年增加47.8%。其中,进入市慈善总会账户的资金2005.9353万元(含定向捐赠324.45万元),比上年增长18%,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
“一座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及市民文明程度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蒋勋功看来,衡阳“慈善一日捐”连年高位增长,正是城市品位及市民素质提升的直接体现。
慈善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慈善救助。市慈善总会坚持走“阳光慈善”和“精准慈善”之路,以募捐带救助,以救助促募捐,形成了良性循环,树立了良好的公信力,极大激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热情。
浓厚慈善氛围的形成,还有赖于多年持之以恒的宣传。“我们不是为募捐而募捐,而是在募捐救助的同时宣传慈善理念,通过慈善活动或者慈善项目来宣传。”蒋勋功说,“活动或者项目本身需要宣传,但如果做得好,反过来对慈善也是很好的宣传,二者相辅相成。”
随着衡阳的慈善氛围日益浓厚,“慈善一日捐”从推行之初,工作人员去机关单位宣传发动“门难进,事难谈”到参与“慈善一日捐”成为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及企业的自觉行为。目前,衡阳“慈善一日捐”呈现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全覆盖;企业参与热情大幅提高;行业协会、民营机构有较大突破;社会个体捐助日益活跃”四大特点。
谈及未来的发展思路,蒋勋功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市慈善总会将始终坚持弘扬慈善、人道关怀的精神,加大慈善募集力度,完善慈善救助体系,创新工作方式,健全工作体系,打造特色品牌,为美丽的衡阳添光彩,让衡阳因爱心而温暖,因慈善更美丽。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