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浙江宁波:用爱心铺就慈善之路
2020-01-05 16:49:3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 浙江宁波,是一座爱心城市。中华民族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在这里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正是这绵延不绝的慈善传统,成为当代宁波慈善事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铸就当代宁波这座爱心城市的重要基石。

      在春华秋实、寒来暑往的四季脉动中,2019年已渐行渐远……翻开宁波过去一年来的爱心日历,上面一个个值得学习的爱心人物、一件件值得铭记的慈善事件,既有奔腾着的爱心大河,也有无数汇集着爱的涓涓细流,使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位市民感受到善的力量,感受到这座城市爱的温度。
      这一年,宁波市各级慈善组织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大力营造“人人可慈善、人人做慈善”的良好氛围,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拓展善款募集渠道,开展慈善一日捐、企业冠名基金、村级帮扶基金、小额冠名基金、小微基金、“互联网+慈善”等各类慈善项目,善款募集数额稳步增长。以“顺其自然”为代表的隐名捐款蔚然成风,一件件感人事迹,见证了宁波市人人参与慈善,个个奉献爱心的精神风貌。
      这一年,宁波市各级慈善会工作各有特色亮点,均取得不同程度进展。其中,慈溪市慈善总会在紧紧抓住企业大额捐赠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全民慈善,前10个月善款募集就已达1.014亿元。北仑区慈善总会把握对口帮扶契机,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引导大企业投身公益慈善,探索慈善与商业结合的新模式;鄞州区慈善总会则充分激发机关部门参与慈善的动力,与12家机关单位紧密合作,以项目带动善款募集。
      这一年,全市各区县(市)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慈善工作,各地慈善会在慈善项目和氛围营造方面都有新创新、新发展。余姚市慈善总会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召开“世界姚商大会”,对十位企业家进行“慈善楷模”表彰的契机,集中力量宣传报道;重点开展“黄手环”和关爱留守儿童“一老一小”两个项目,反响强烈。象山将慈善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象山县慈善总会根据弱势群体现状创新实施“六个一百”项目,即救助全县百户生活最困难家庭、慈孝百岁高寿老人、关顾百名贫病残退役军人、助养百名困境儿童、救助百名特困癌症患者、结对帮扶百名贫困中小学生。助医方面,鄞州慈善总会推出重病筛查项目,将慈善救助与疾病预防相结合;奉化慈善总会的“慈善惠民门诊”项目又有新拓展,精准实施“三免一优惠”,影响力不断扩大;海曙区慈善总会加强机关单位分会建立工作,先后成立城管、教育、公安、卫健等慈善分会。今年又联合卫健分会,捐赠医疗救护车,专项用于海曙山区、半山区高山巡回医疗服务。这些项目为慈善助医提供了新思路,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宁波市慈善总会会长陈云金近日在2019年度工作调研会议上表示,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全市慈善会系统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和《慈善法》,围绕中心、找准定位、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年市本级募款超过9000万元,全市预计可超7亿元,均是历史新高。
      “2020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按照法制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总体要求,努力完善善款募集的长效机制,推动救助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慈善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陈会长说:“首先要开发慈善新资源,增强慈善实力。新的一年,我们要加强基层慈善工作,村(社区)慈善基金要增量,要‘活’起来;要围绕热点、焦点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好跨界合作。同时重点搭建起互联网募集体系,扩大实物捐赠。全市上下要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公益宝贝计划和宁波慈善医疗联合众筹网络。二是要进一步提高救助实效,实施精准帮扶。一方面要完善已有的救助品牌,有所创新;同时从品质、规模、管理和实效等几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慈善扶贫基地。慈善组织要积极参与对口帮扶工作,发挥慈善事业对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补充和完善作用。三是加强义工队伍建设,提升服务品牌。关键是选好队伍带头人,健全基层组织网络。有条件的村(社区)要逐步建立义工队伍,从培训、保障、考核、激励等多角度出发,提高服务能力,打造新的品牌。四是加强学习宣传,弘扬慈善文化。要坚持党对慈善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慈善组织中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同《慈善法》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继续挖掘宣传先进典型和身边的好人好事;扩大对外交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五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我们各级慈善会要未雨绸缪,搭建起老中青相结合的领导班子,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要多给年轻人压担子,并落实适当的待遇,打通发展渠道,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稳定性的工作队伍。”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