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就是在呵护中华民族的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为儿童健康成长和优先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春华秋实、寒来暑往的四季脉动中,2019年已渐行渐远,回首这一年,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社会的共同关爱下,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尽情绽放。
2019年伊始,中国机构编制网发布了《民政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其中单独设立的儿童福利司受到广泛关注。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表示,在总体机构和编制不增加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单独设立了儿童福利司,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儿童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研判中国儿童工作的形势和条件后做出的一个重要决断。
王金华介绍说,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民法总则等相关法律政策对民政部门在儿童关爱方面赋予新的职能和任务,民政部新设儿童福利司,统筹设计儿童福利制度,应对当前儿童工作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主要职责是拟订儿童福利、孤弃儿童保障、儿童收养、儿童救助保护政策、标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困境儿童保障制度,指导儿童福利、收养登记、救助保护机构管理工作。
在机构完善、职责明确的同时,制度建构也加快了脚步。首部关于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规章——《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公布,从2019年1月1日实施。该办法是我国首个针对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规章。《管理办法》根据《民法总则》《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等,将收留抚养儿童的范围作了扩大,同时,还明确了服务内容和程序和了儿童福利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此外,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也在民政部制定并推出新规中获得更多保护——《“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于2019年,3月1日起实施。2004年5月,民政部启动了“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多年来,为社会福利机构12.5万名残疾孤儿进行了手术康复,其中有2.5万名康复儿童通过收养途径回归了家庭。为进一步推进项目的深入开展,让残疾孤弃儿童得到更好的医疗康复等服务,《实施办法》扩大了受益孤儿的范围和项目资金资助范围,让孤儿得到更多实惠。同时要求各省级民政部门将“明天计划”工作作为儿童福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大程度的、最大限度的让孤儿及时得到康复治疗和手术矫正。
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这些孩子面临监护不到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另外,我国城乡还有部分困境儿童——因家庭经济贫困、自身残疾、缺乏有效监护等原因,面临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的儿童,也成为广受关注的群体。为了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2019年5月,民政部、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的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了加强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推动形成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格局,并明确了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保障措施。同时,针对广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量大且农村务工人员高度集中的特点,民政部、国资委等5部门于2019年12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中发挥作用。
相较公众比较熟悉的孤儿,还存在着很多缺少父母关爱的儿童。他们父母没有双亡,但家庭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抚养的儿童,他们就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约50万,这些儿童普遍存在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相对比较低、很难得到有效监护、部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等方面的问题。2019年,这些孩子迎来了一张权益“保护网”,由民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等12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正式纳入政府制度性救助体系,是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重大拓展。意味着整个儿童福利框架体系将更完善更合理。记者注意到,在国家层面保障制度完成顶层设计的同时,地方也在行动,近段时间,河南、湖南、四川、贵州等多个地方陆续出台相关文件,以切实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权益。
关爱儿童不仅是政府和家庭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形成共同关爱儿童的氛围,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其中,社会组织,特别是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建设,以各种方式开展儿童关爱保护活动,是关爱儿童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2019年10月,由中华慈善总会资助,四川省慈善总会、乐山市慈善总会主办,乐山绿城青少年服务中心、夹江县甘江镇第一小学校承办“为了明天—关爱儿童”项目关爱儿童之家,在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甘江镇第一小学校成立。据了解,“为了明天——关爱儿童”项目是中华慈善总会于2015年底与世界著名慈善组织全球联合之路合作发起并在全国范围启动的长期慈善公益项目。旨在凝聚全社会力量,以在全国设立“关爱儿童之家”作为项目的切入点和载体,通过组织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利用全国四级慈善会网络,与各级慈善会搭建起社会组织为主导的合作平台,并联合包括企业、机构和爱心人士在内的各界力量,依托社区、学校或相对独立的场所,通过整合现有场所或新建,铸造一个具有“家”的感觉与氛围的场所,搭建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的综合平台,解决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亲情失落、学习失教、心理失衡及特殊困难等问题。据悉,该项目自2015年11月启动以来,中华慈善总会携手各地方慈善新建、改建了近1000所“关爱儿童之家”,受益儿童达30万人,使该项目发展成为具有全国性、广泛性、持续性,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慈善项目之一。
中华慈善总会“为了明天-关爱儿童”项目只是全国各地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开展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据记者了解,为了更好地守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近年来,公益慈善组织和社会组织发起的关爱儿童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越来越多的专业社工、志愿者等被动员起来,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困境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救助帮扶,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儿童、爱护儿童的良好氛围,让少年儿童在全社的关爱与呵护中健康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