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要求务工人员“挣钱”“顾家”两不误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敬)为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力度,近日,民政部、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农村务工人员高度集中的企业,引导务工人员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加大关爱力度,努力实现“挣钱”和“顾家”两不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务工人员高度集中在城市之中,引导他们用多种方式落实对子女监管主体的责任,从而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全方位地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民政部多措并举,进行了一些有力的探索。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 今年12月6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圆满完成了北京地区的2019年度第100场。该项活动由民政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4月联合启动。两年来共开展了200场次,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惠及6万多个外出务工家庭,超过15万名留守儿童受益。
此次《意见》出台,是民政部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又一举措。《意见》明确了开展专题宣讲、加强亲情关爱、组织困难帮扶等三项主要内容。文件具体提出,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深入工厂、工地、职工宿舍等场所,通过开展专题宣讲等方式加强对务工人员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的教育引导,引导务工人员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结合劳务用工基地建设,向监护人和受委托监护人宣讲儿童优先理念,宣讲促进儿童发展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正确的监护方法,引导其提高监护能力;通过开展家风家教巡讲进企业等活动,增强家长监护主体责任意识,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意见》要求,劳动密集型企业要进一步关心关爱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不断改善务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他们履行家庭责任提供更大支持。在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以及暑假期间,通过协调有关部门提供购买车票等便利、开展“小候鸟关爱”、组织反探亲等活动,为务工父母和留守子女团聚创造条件,号召家长尽量在假期多陪伴孩子、增进亲子感情。
同时,《意见》在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具体要求。比如,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困难职工家庭的帮扶力度。有条件的企业,要通过开发社工岗位、购买社工服务等形式,引入社工为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提供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等服务;通过设立亲情电话、视频聊天室以及赠送免费通话时长和流量等方式,帮助务工人员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还鼓励企业探索将监督务工人员履行监护职责、务工人员承诺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纳入职工诚信体系建设。
文件的进一步落实,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监护质量,让务工人员实现“挣钱”与“顾家”两不误,而且更增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促进。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