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尚德胶州 举慈善为民
胶州市慈善总会累计募集善款2.24亿元,救助特困群众6.7万户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钰博 通讯员 徐鹏) 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慈善总会围绕脱贫攻坚、爱心募捐、民生救助等重点工作,担当务实、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自胶州市慈善总会成立以来,累计募集善款2.24亿元,救助特困群众6.7万户,发放救助金1.79亿元,为弘扬社会道德、助力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力参与脱贫攻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的总要求,对民政脱贫攻坚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胶州市慈善总会创新慈善精准扶贫模式,联合扶贫部门共同实施“扶贫+慈善”的工作模式,通过脱贫攻坚和慈善工作的“三个结合”,即:精准扶贫和慈善救助结合,对内促脱贫与对外抓协作结合,巩固提升扶贫、脱贫成效和防止返贫结合,全力参与脱贫攻坚。
为加大慈善资金支持力度,实施精准提升工程,胶州市慈善总会拨付慈善资金400万元,实施了居住环境整治、扶贫驿站建设、公益岗位助力脱贫等系列行动,帮2000多户建档立卡家庭改善其家徒四壁、庭院脏乱差和人性化关怀缺乏等基本生活难题,实现户容户貌和精神面貌的精准“脱贫”。
胶州市慈善总会通过开展“慈善送温暖”“周行一善”、特困大学生“阳光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连心救助”、特困家庭关节疾病患者“关爱行动·慈善助行”“美丽家园-中心敬老院精准提升工程”等慈善救助活动,精准救助困难家庭。
在扎实做好对内慈善精准扶贫的同时,胶州市慈善总会按照省内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求,筹措冠名捐款、定向捐赠等慈善资金300万元,加大对口协作地区贵州镇宁、甘肃徽县、山东曹县的扶贫帮扶力度,助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对外帮扶成效。
10月16日是我国第六个扶贫日,在此期间,青岛市“爱的传承”——青岛安顺陇南菏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心耳康复·光明行动”募捐救助仪式上对青岛市扶贫工作突出的单位、企业和爱心组织代表进行了表彰,胶州市民政局局长、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玉峰代表胶州市慈善总会,接受了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颁发的荣誉证书。
广泛汇聚爱心力量
近年来,胶州市每年募集慈善资金2000多万元,为保障改善民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慈善募捐活动成为全市传播慈善文化、宣传慈善理念、展示慈善成果的重要平台。
每年“慈善一日捐”活动启动,市委、市政府都要召开动员大会。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捐款,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踊跃参加,极大地鼓舞了全市群众的慈善热情。全市由建设系统、教育系统、各镇(街道)组成的14个分会,精心组织、全面发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募捐活动,宣传动员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学校和医院,动员更多的干部群众参与“一日捐”活动,形成了“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的整体合力。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慈善一日捐”进行大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干部带头捐款,爱心企业积极认捐,普通群众自发捐款,纷纷慷慨解囊,鼎力支持胶州市慈善事业发展,每年全市捐款1万元以上的企业、村(居)达到500多个。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目前,胶州慈善已建立起“助困、助医、助学、助老、助残”五助慈善救助格局,开展了12项慈善救助活动。助困方面,胶州慈善主要开展了“周行一善”救助活动。项目实施以来,已救助特困家庭5万多户,发放救助金1.1亿元。先后荣获中华慈善奖提名奖、山东慈善奖、青岛慈善创新奖;助医方面,主要开展了“慈善助医”活动,对白血病、尿毒症等重病家庭患者医疗费用的自费部分实施精准救助,最高达3万元;助学方面,主要开展了特困学生“阳光救助”活动,针对特困应届大学生一次性支持5000元救助,十多年来,累计帮助3000多名学子圆了求学梦;助老方面,主要开展了“美丽家园-中心敬老院精准提升工程”,通过对镇、街道中心敬老院养老和医疗设施的持续投入和支持,进一步提升了中心敬老院的“医养结合”水平;助残方面,主要开展了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工程,已为近万名困难家庭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帮助他们重见光明。
在巩固“五大救助”格局的同时,慈善冠名基金发挥了重要的专项救助作用。胶州市慈善总会与冠名基金联合,每年开展助困、助医、助学、助老、助残、资助慈善公益项目等活动100多次,支出慈善冠名基金400多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000多人。同时,激发慈善义工队伍的救助活力,胶州慈善11支义工队伍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各有特色的慈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爱心接力助学”“向阳花爱心助学”“关爱抗战老兵”、文明志愿服务等项目,有效帮扶弱势群体,经常参加慈善活动的义工达3000多人,成为群众参与慈善的重要形式。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