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区留守儿童有个快乐温暖的家
——记深圳市花样盛年慈善基金会“暖童之家”项目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父母在外打工,孩子放学后没人管,心里有了“小秘密”也无人诉说……这是江西于都许多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为了让这些山区留守儿童有个快乐温暖的家,近年来,深圳市花样盛年慈善基金会通过实施“暖童之家”项目,从生活、学习、心理等多方面齐发力,使这些孩子有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了交流、倾诉的对象,为他们筑起心灵的港湾。
打造留守儿童之家
根据《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19》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697万名农村留守儿童,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隔代照料。留守儿童因隔代教养,缺少应有的父母关爱和健全的家庭教育,不仅影响儿童健康成长,更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
为此,花样盛年慈善基金会于2018年正式启动了“暖童之家”项目,并在江西省于都县首次试点。据悉,该项目为山区留守儿童建立了一个具有学习辅导、阅览图书、休闲娱乐、亲情连线等多功能的场所,并且匹配捐赠书架、阅览桌椅、电脑及电话等物资。此外,还将“有温度的书”活动募集的书籍用于暖童之家项目,共同为山区留守儿童构筑一个快乐而温暖的家。
“项目旨在通过基金会联合企业、机构和爱心人士在内的各界力量,以建立‘暖童之家’为载体,解决山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亲情失落、学习失教、心理失衡及特殊困难等问题。”花样盛年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谢金水介绍道,帮助留守儿童开阔视野、启迪心灵、感受关爱、健康成长,可以使他们未来更好地融合社会,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搭建亲子互动平台
为了搭建一个与家长沟通、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外出务工人员随时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暖童之家”项目设立了亲情连线区,通过互联网视频、电话等,搭建起了亲子沟通互动平台。
“妈妈,你看妹妹长高了”“妈妈,明天就要考试了,我会好好考的”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告诉着妈妈自己的近况,姐姐还很懂事的跟妈妈说会照顾好妹妹,让妈妈不用担心家里,让妈妈注意身体。妈妈也透过屏幕,不停地说着半年没见,孩子又长高了……这是在于都岭背镇元峰小学“暖童之家”里温馨的一幕。
“孩子们听到可以在学校和父母视频聊天,都很开心地来到了这里。”为孩子们联系家长的元峰小学“暖童妈妈”介绍道:他们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一年回来一次,虽然说现在智能手机已经很普遍了,但是很多孩子的爷爷奶奶都用老人机,只能偶尔打打电话,“暖童之家”成了这群孩子们的“避风港”,同时减轻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目前所建立的“暖童之家”都在正常运营中,而“暖童妈妈”角色主要由老师兼职担任。老师们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资源,通过阅读绘本书籍,组织开展、绘本阅读、朗读活动及各主题读书会等活动,同时也让在外打工的父母与孩子可以通过屏幕进行“亲情连线”,缓解双方的思念。
截至2019年10月,该基金会已在江西于都县捐建“暖童之家”5所,在浙江的西部山区江山市峡口镇小学同步也捐建启动了1所,“暖童之家”极大地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帮助其打开了视野,了解了世界,给他们打造了一个“家”一样氛围的空间。
责任编辑:csgyb2